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由契丹民族建立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强盛王朝。辽朝疆域广阔,民族众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联系广泛而复杂。辽朝边境防御与军事部署一直是其统治者极为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深入研究辽代边境防御与军事部署的特点及其成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依据边境形势及周边特点,辽朝的防御部署主要是在南部边境上以针对北宋王朝的军事力量为重点,其次为防范西北、西南、东南等地的其他民族割据势力。辽朝在内地及边境设立军事机构,并采取军事征伐、和平互市、移民实边、安抚册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防御,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辽在边境上的重点地区设立边防城,移民屯戍,以开发和稳定边境地区。辽朝军队构成复杂,承担的任务的侧重各有不同,但是征伐与防御是他们共同的中心任务。辽朝边境防御主要特色是“因俗而治”“以夷制夷”“寓兵于农”等,其灵活多变,突出了其少数民族政权和辖内民族众多的特征。辽朝立国200余年,虽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常有军事冲突,其间互有胜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损失领土,这充分证明辽代的边境防御、军事部署等各项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