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功能区划是指在分析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与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资本、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程度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研究过程。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 本文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区划理论,建立了以生态系统资本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为基础的生态功能区划方法体系。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以专家集成为主的定性分析与生态要素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区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单元,并提出各功能区内部主要敏感性问题和生态服务功能,以及今后生态建设方向和环境管理对策。 本文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进行栖霞区生态功能区划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对栖霞区7类生态类型3类生态系统资本的计算和空间分析,构建出栖霞区以栖霞街道为中心的辐射型生态空间框架,并划分城镇环境功能圈、生态经济功能圈和生态保育功能圈,形成山水交融的栖霞生态功能多样化格局。 根据栖霞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择土壤侵蚀、水环境及大气环境三个主导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其在空间上的强度分布,得到栖霞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分异规律。 根据栖霞区提供的主要服务功能,选择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四个主要生态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其在空间上的强度分布,得出栖霞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总体分异规律。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要素的空间加权叠加结合人为经验调整,将栖霞区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目标与建设重点,并指出鼓励和限制发展的方向,为下一步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最后构建出栖霞区生态空间安全体系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其他文献
桉树(Eucalyptus sp.)是我国华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桉树的大面积种植,尤其是长时间的多代连栽,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种经营方式是否会导致
学位
酿酒酵母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是研究细胞周期及调控的理想模式生物。DNA的复制起始是细胞周期的重要事件,DNA复制一旦起始将不可逆的进行下去。DNA复制起始不仅是一个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