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GF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鉴于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的难度大、死亡率高,本实验采用不同的开胸方式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CA),寻求一种相对更稳定可靠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方法。 2.初步观察bFGF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其与对正常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作用的差异。 方法: 1.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采用第四肋间开胸、左胸侧切和胸骨正中切开三种不同开胸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schemia/Reperfusion,I/R)。通过心电图、心肌梗死面积和死亡率等相关指标的观察比较,选取一种更好的方法进行下一步实验。 2.取1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其中80只造糖尿病模型(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5mg/kg体重),糖尿病模型8w再做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即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其余60只通过胸骨正中切开结扎LADCA造模型,即正常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有I/R模型均通过心肌内注射给等容量bFGF或生理盐水。制备成功后,随机挑选分为四组,即正常鼠I/R+生理盐水组(Cn组)、正常鼠I/R+bFGF组(Cb组)、糖尿病鼠I/R+生理盐水组(DN组)、糖尿病鼠I/R+bFGF组(Db组),每组12只共48只。FR7d后采集标本:颈动脉取血检测MDA和L,DH;取心室作TTC染色观察梗死面积;石蜡包埋切片作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和血管生长(Ⅷ因子免疫组化)以及细胞凋亡(caspase-3免疫组化)情况。 结果: 1.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缺血时ST段抬高。肉眼观结扎点以下左心室前壁表面发绀。 2.本实验TTC染色可见白色区域,证明有梗死存在。TTC是一种水溶性盐类物质,它可以与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反应生成深红色脂溶性物质,死亡细胞由于线粒体内脱氢酶失活而不显色。即正常组织染成均匀的砖红色,而梗塞灶呈白色。 3.第四肋间开胸、左胸侧切和胸骨正中切开三种不同开胸方法成功率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胸骨正中切开成功率最高。 4.剪尾尖取血检测空腹血糖≥11.1mmol/L,证实糖尿病模型成功。 5.MAD含量和LDH活性的测定,bFGF治疗组低于对照生理盐水组;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 6.心肌内血管数的观察,即Ⅷ因子的表达:bFGF治疗组高于对照生理盐水组;糖尿病组低于非糖尿病组。 7.细胞凋亡caspase-3的阳性细胞率(PEI)的检测,bFGF治疗组低于对照生理盐水组: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 结论: 1.胸骨正中开胸结扎LADCA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方法。 2.糖尿病大鼠比非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严重。 3.心肌内注射bFGF可以促血管新生。 4.心肌内注射bFGF可以减轻细胞凋亡程度。 5.心肌内注射bFGF可以减少心肌缺血面积。 6.bFGF对糖尿病组的治疗效果不如非糖尿病组。 7.bFGF作为糖尿病心肌缺血的辅助治疗有意义。
其他文献
中药复方已经成为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中医用药理论的精髓与特色。开展中药复方配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能定性、定量地分析配伍后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