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组学以及组合化学的快速发展,多肽、蛋白质类药物被大量用于人类各种疾病的治疗。但是由于这类药物分子质量大、半衰期短、需频繁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低,研究其给药系统已成为研究学者的关注热点。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给药方式是由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载药微球,将药物包埋或偶联在高分子材料上。这种给药方式让其能够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在体内实现缓慢释放,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本文中采用凝聚法(W/O/O法,又称相分离法)制备牛血清蛋白PLGA缓释微球,实验通过对高分子材料PLGA的浓度、PLGA的分子量、蛋白保护剂、理论载药量、内水相体积、凝聚剂用量、初乳超声工艺、凝聚过程工艺、固化溶剂、固化温度及干燥工艺等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进行考察,以微球形态、粒径分布和包封率等为评价指标,最终筛选出来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1)PLGA浓度为80 mg/mL,理论载药量为3%,蔗糖用量为1.5%,内水相体积为100μL,硅油用量为4 mL;(2)初乳超声工艺为:超声强度为300 W,超声时间为10 min;(3)凝聚及固化过程工艺参数为:搅拌温度15℃,搅拌速度为500rpm,固化溶剂为3℃纯正庚烷;(4)干燥工艺参数为:真空干燥,8 h 3℃,2 h升温至25℃,10 h 25℃。对最佳工艺下制备的牛血清蛋白PLGA微球进行SEM电镜扫描、测定载药量、包封率以及粒度分布。最终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表面有轻微的褶皱,分散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75μm,包封率达85±1.4%。本文同时建立了快速有效测定体外释放累积量的方法。即采用加速试验方法进行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度研究,以pH7.4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液作为体外释放的介质,释放介质温度为50℃,以微球30 h内的体外释放行为模拟载药微球于37℃时30 d内的释放行为;以Micro-BCA法测定释放介质中药物的释放含量,并且进行了PLGA浓度,PLGA分子量、理论载药量以及二氯甲烷和硅油的比例对微球体外释放行为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