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谈判对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olution_j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的高就业期望以及就业后的频繁跳槽行为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试图分析集体谈判、工作激励力量与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博弈模型探讨集体谈判对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文章的目的在于探索集体谈判对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解决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提出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大学生是理性经济人,具有理性抉择能力,因此,其对工作的期望具有合理性。本文在期望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集体谈判对目标效价以及工资水平实现的期望概率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持续工作的激励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集体谈判未发挥作用是造成大学生工作激励力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当集体谈判未发挥作用时,大学生工作的激励力量处于低水平,集体力量对增加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效果不显著;当集体谈判发挥作用时,大学生的工作激励力量水平提高,这说明集体谈判可以提高现有岗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而且,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下,集体谈判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随着劳方组织的集体谈判力量的增强而增强。因此,集体谈判发挥作用能保障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大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大学生对现有职岗位的偏好,减少跳槽。根据分析结果,本文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稳定性难题,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完善现有集体谈判的法律地位,保障集体谈判的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第二,增强工会独立性;第三,加强宣传,第四,发挥大学生工会组织的协调功能,采取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技能、工作素质,为拥有更高集体谈判力量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等地通过多年避雨栽培试验示范,营造更适宜红阳猕猴桃生长的环境,有效降低环境温湿度,减轻光照、病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提高了果实品质。 In Sa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