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吸烟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等肺损害。约2/3的COPD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临床观察表明这类患者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等强烈刺激下易出现气道痉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长期吸烟可导致COPD,患者多种炎症递质增加,吸引循环中的炎症细胞加重炎症反应,引起气道壁结构变化。同时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比正常人高,微弱的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肺部手术的COPD患者多数有长期(20~50年)吸烟的病史,麻醉及术中需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探讨这类患者在麻醉诱导插管强烈刺激下导致炎症递质的释放和气管痉挛的关系,进行有效的防治和药物的应用,很大程度需通过动物实验完成。前期的工作已成功构建了单纯烟熏至COPD兔模型。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主要由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泌,是强有力的炎症递质。LTB4有较强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在COP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些方面。体外实验表明,它对人体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较组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强约1000倍。LTB4作用于靶组织的受体,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壁渗出、水肿和趋化反应等,作用于支气管管壁,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管腔变窄,气道阻力明显增高,气管和支气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蛋白质和水份漏出引起粘膜水肿。COPD患者属于气道高反应,在麻醉诱导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等强烈刺激下发生的气道痉挛与体内LTB4的浓度的变化是否相关以及寻求有效的防治策略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本实验研究硫酸沙丁胺醇对COPD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中LTB4浓度的影响及肺保护作用。取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分成3组,正常组(A组n=6),COPD组(B组n=6),COPD给予沙丁胺醇组(C组n=6)。B、C组利用自制的方法成功构建了单纯烟熏致COPD兔模型。麻醉后三组均行右主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C组插管后立即在动物呼吸机吸入气管道内注入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分别在插管前(T0),插管后即刻(T1),单肺通气30min(T2),60min (T3)采血测LTB4,单肺通气60min后处死动物取少部分双肺上叶作组织学观察,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LTB4的浓度:COPD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沙丁胺醇组比COPD组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组织形态学检查:COPD组可见肺泡间隔增宽,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支气管周可见淋巴小结,部分区域肺泡断裂融合,可见肺大疱;沙丁胺醇组可见细支气管轻微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改善。沙丁胺醇为选择性p2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p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它还可以促进黏膜纤毛摆动,增加纤毛清除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渗出水肿,使气道通畅,肺功能改善。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促进了COPD兔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因子LTB4的释放,敏感个体可能导致气道痉挛。预防性吸入沙丁胺醇能抑制LTB4的释放,对在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道痉挛有预防作用,并对肺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血清LTB4浓度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形态学三组通气侧和非通气侧肺没有明显区别,这和单肺通气时间短有关。对于COPD兔长时间单肺通气(>3h)LTB4浓度变化以及沙丁胺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