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其景观质量甚至不亚于桂林山水。近年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以“中越神秘边关”为旅游品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探秘,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业发展仍然较为缓慢,未能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因此,提升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价值,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对于推动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文章提炼出研究区五种主要的典型自然生态旅游景观类型,分别为森林植被景观、峰丛地貌景观、河流水体景观、岩溶洞穴景观和峡谷景观。构建了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价值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了景观价值评价模型。运用评分标准和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内的德天瀑布、龙宫仙境、通灵大峡谷等三个典型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区进行景观价值综合评价。并依据研究区景观特点及评价结果分别对这五种典型景观类型提出景观价值提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中,美学价值最为重要,其他依次为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其对总目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4351、0.3092、0.1501、0.1056;评价指标层中的优美度、自然度、典型度、奇特度、丰富度、组合度、生态稳定性、生态环境容量、植被覆盖率、空气清新度、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基础、可进入性、服务设施、运营管理等18个指标,其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0637、0.0562、0.0790、0.1531、0.0466、0.0366、0.1308、0.0379、0.0702、0.0792、0.0212、0.0787、0.0501、0.0387、0.0080、0.0201、0.0188、0.0201。(2)三个典型景观区的美学价值均相对较高,其次为生态价值,但分数并非特别理想,科学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分数较低,尤其是开发价值。可见在该区未来的发展中,自然生态旅游景观的四种价值均有待提升,特别是开发价值应当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3)研究区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可从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开发价值等为出发点,依据各类景观特点,通过改造林相、挖掘特殊景观、匹配景观要素、优化观景视角、优化观赏路线、完善讲解系统、提炼地质科普、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可进入性、提升服务设施、提升管理运营等多种措施全方位提升景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