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被誉为“宗教改革晨星”的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20-1384)是英国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他的神学主张与宗教改革思想不仅反映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为欧洲各地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16世纪以来,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许多宗教改革者通过追溯宗教改革思想锤炼出支持改革的理论武器,学者威克里夫正是许多传记史家研究的热衷对象。传记史家试图还原他的人生经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宗教改革晨星”的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20-1384)是英国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他的神学主张与宗教改革思想不仅反映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为欧洲各地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16世纪以来,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许多宗教改革者通过追溯宗教改革思想锤炼出支持改革的理论武器,学者威克里夫正是许多传记史家研究的热衷对象。传记史家试图还原他的人生经历,找寻他的思想发展轨迹,重新评定他的思想价值,来洗刷威克里夫逝世后罗马教会对其进行的诋毁。由于威克里夫的原始资料相对匮乏,著作文献难以考证,20世纪以前的威克里夫传记大多是“知识分子传记”,包含着许多真伪难辨的学术信息,以及传记史家的主观意识。研究20世纪以前威克里夫传记的历史书写,既能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对威克里夫的认识,也能从中揭示出威克里夫研究中的争议问题及其历史真相。全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本文的选题理由以及国内外的威克里夫研究趋势。第二部分的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回顾了16-19世纪威克里夫传记的演变与发展,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威克里夫传记历史书写的特点。其中不仅涵盖了英国传记史家写作的威克里夫传记,还包括德国宗教史学者对威克里夫的书写。第二章对16-19世纪威克里夫传记历史书写的共性进行了归纳整理,探究了威克里夫传记中的人物形象构建,对传记史家笔下威克里夫的学术与政治生涯、宗教改革思想,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研究,发现19世纪的传记史家在威克里夫的政治态度、宗教思想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形成了共识:威克里夫关注民族国家的王权,反对教皇对民族国家事务的干涉,支持建立民族国家的教会;威克里夫崇尚《圣经》至上,将其视为基督教的最高权威,反对教会繁琐的宗教礼仪,反对圣餐中的变体说等等。第三章分析了16-19世纪威克里夫传记历史书写的差异性,整理了传记史家在威克里夫传记书写中三个方面的差异:第一,关于威克里夫是否是英译《圣经》的翻译者有三种观点,经过阅读思考,本文认为尽管威克里夫并不是英译《圣经》的翻译者,但他对英语《圣经》的问世有不容忽视的贡献;第二,威克里夫是“学者”还是“宗教改革者”的身份认定差异并不存在根本的分歧,只是传记作家的出发点不同,对威克里夫两个角色的定义自然不同:前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威克里夫的学历、经历、作品等方面;后者则侧重研究14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罗马教皇与英国国王的关系以及反教权主义的思潮等方面;第三,传记史家对威克里夫宗教改革思想的评价也有差异性,本文研究认为威克里夫还称不上是“宗教改革家”,他只是在欧洲宗教改革前,预先说明了之后宗教改革家要做的事,为宗教改革做出了思想铺垫,称威克里夫为“宗教改革的先驱”更为合适。第三部分的结语总结了威克里夫传记的史料价值与研究意义,进一步拓展了威克里夫传记历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与思想深度。全文在把握20世纪以前威克里夫传记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其中历史书写的“共识”进行整理,来突出威克里夫研究重点;另一方面也归纳了威克里夫传记的历史书写中存在的各项“异议”,厘清了威克里夫研究中核心问题的学术分野。最后,文章认为:交叉对比威克里夫传记历史书写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才是对历史人物更全面严谨的考察方式。
其他文献
磁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铁磁性零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现在已成为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论文针对大中功率轮式拖拉机中的关键零件——驱动轮轴,设计开发了全自动磁粉探伤系统。该系统由主机、电控系统和退磁机组成。(1)主机为满足不同功率拖拉机的驱动轮轴尺寸不同、形状相似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中心高度可调的活动托架。设计的旋转观察机构,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磁痕。该主机系统经过简单调整,可作为一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新发展战略,推动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全民创业创新,“创业创新”也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当前,各地要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其关键在营造创新创业适宜环境,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落地。天府新区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也是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新兴增长极核,更是创新创业的发展“高地”。天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双创”
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对人身份的鉴定,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在诸如机场、车站、酒店等需要广泛进行人员、证件核实的场所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完成人证比对已是大势所趋。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相关应用中展现出了较传统算法而言巨大的优势,诸多优秀的人脸识别算法仍在不断刷新着各项专业竞赛的数据。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算法应用到人证比对系统当中,进一步提高人证比对系
聚天冬氨酸酯聚脲因具有优异的防水、防腐、粘附、耐磨和耐候等性能,现已开始应用于水利大坝和房屋等建筑物、风电叶片、天然气储罐金属内壁、地下管道、脱硫塔、船舶和海洋装备等应用领域。但目前对其功能性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各类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制备综合性能更好和应用范围更广的功能性聚脲复合材料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以自制的改性氧化石墨烯(KGO)和氧化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GO-TiO_2)
忆阻器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无源元件,被认为是电阻、电感、电容之外的第四种电路基本元件,是用于描述磁通量和电荷关系的一种二端无源电子器件。忆阻器凭借自身独特的电路特性,还有结构简单,功率消耗低等优点,迅速获得科研人员的青睐,一度引发全球的研究热潮。本文提出了基于忆阻器的数字电位器和矩形波信号发生器的电路设计应用,比较了传统矩形波信号发生器和基于忆阻器的新型矩形波信号发生器的优劣,开展的具体工作如
近年来,随着传媒环境的不断变化,党愈加重视对党媒的领导,党的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也显现出一定的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其中,注重活动的整体性报道愈加凸显。对于一项大事件
近年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在技术和商业上成为了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发展领域之一,而随着嵌入式设备的快速发展和5G技术的成熟,移动感知这一物联网中重要的感知手段也正迅猛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潮的背景下,物联网的感知能力作为现实世界信息的直接反映,为智能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然而,物联网系统的构建往往局限于特定领域,不同系统的设备、数据和传输协议存在异构性,跨领域、跨平台、跨应
在经济社会转型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背景下,企业经营理念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合理地进行绩效目标设计,从而有效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以及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员工的工作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者设置什么样的绩效目标更能调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层长期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往关于绩效目标与员工努力程度的关系研究大多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且研究结论存在分歧。本研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子器件在生活中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并趋于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所以,电子器件的热管理对其实际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效率要求和更多的功能要求,尤其是对即将到来的便携式5G电子设备,因为使用过程中放热会给使用这些电子设备的人带来不适甚至热伤害。氮化硼类似于石墨烯结构,由相同数量的硼原子和氮原子组成。氮化硼纳米带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多孔材料,内部具有相互缠绕的纳米带,形成三维多孔的网
行人重识别是智能安防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目的是利用查询图像去检索某个图像数据库中相关的图像,可以视为一种图像检索技术。当前行人重识别的绝大部分工作主要关注在可见光模态场景。而在现实场景中,可见光摄像头仅能拍摄白天或者光线充足条件下的行人图像,对夜间或者光线条件较差的场景的适应性较差。随着红外光摄像头的出现,在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获取行人的红外图像成为可能,因此也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红外光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