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媒时代的到来给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纷繁复杂,其交流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网络流行体蜂拥而至,其更新速度快,转发量大,参与创作的主体较多,为了使公众更加了解这一语言现象并在前期流行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作者将从近几年创作量和转发量较大的流行体中选取来源较为丰富的流行语“十年体”进行探讨分析。本文在微博平台和百度引擎中搜集到了185条个人言论版网络流行语“十年体”,以此作为本文的语料进行阐释分析。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语料的来源创新以及从语用学、修辞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文化学、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近十年网络流行体进行研究现状的概述。接着运用家族相似性和原型范畴理论对流行语“十年体”进行来源和框架结构分析,其框架结构具有固定的话语模结构。其次介绍了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语言特点,从语音应用特点、词汇应用特点和语法应用特点三方面进行阐释。语音特点分别从叠音、谐音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词汇特点主要使用了方言词、专业词汇,并且夹杂外来词和外文。语法特点总结为长短句交替使用、经常使用插入语,疑问句使用频率高。紧接着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认知构造,主要从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两方面进行论述。在隐喻认知中,从行为隐喻、状态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而转喻认知主要体现在特征转喻、生产转喻和地点转喻三个方面。随后则从社会、心理、文化三个因素对网络流行语“十年体”进行流行性分析。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全媒时代的到来营造了宽松的舆情环境。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青年一代压力下个性的解放以及交际主体的求新猎异心理和从众模仿心理。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这两方面。最后阐述了网络流行语“十年体”产生的社会功效,它作为转发量和创造性极大的流行体对社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情感宣泄,激励人们勇于挑战;二是传播信息,增强了一些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三是富有幽默性的语言,不仅娱乐大众,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而且还丰富了汉语表达形式;四是针砭时弊,促进民众关注社会热点事件。
其他文献
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集体,是进行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单位载体。班级成员整体精神风貌和学习风貌组成了班级的班风学风。良好的班风学风不仅能够切实展现学生的风采,而且有
【正】自2013年6月在河北保定召开"《城市开发》编委企业家联盟"第一次会议以来,首届联盟轮值主席辛群来致力于为联盟企业搭建沟通、合作、参观考察的平台,使得首届联盟活动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强预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却忽略了学生的语感训练。认为语文学习的重点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上
本文认为王维的诗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显示了融合汉魏偏重寓意抒情和齐梁善于极貌写物的长处。王维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原因在于他具有进步的审美理想,
司马迁推崇孔子,并把自己写作《史记》比作孔子作《春秋》,在《史记》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春秋》之言语,甚至以孔子语代言.《史记》的撰著,深受孔子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寓论于史
昆明市五华区自2013年成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加快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虽然实现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服务平台不完善、高技能人才缺失、信息资源利用不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