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地处中原的河南承担着东、西经济互补,南、北经济流通的重要使命,在中部崛起中占有关键位置。随着经济区域联合与协作的加强,中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河南的经济、城镇、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研究明清以来河南与外省以及省内商业的交往轨迹与商品经济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可以为当前河南经济的发展提供历史的依据和借鉴。清代中原地区水陆交通发达,据明代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和清代憺漪子的《天下路程图引》记载,当时中原地区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可以通往周边各个重要都市,而且南北、东西交通的要道也多经过河南,因此中原地区客商云集,这就为中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从中原商路的发展情况作为切入点,来谈谈对清代中原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以前河南水陆商路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细致全面讲述了清代中原主要的水陆商路。清代中原商路的发展主要以中原的驿路为依托,陆路四通八达,从开封出发可以到达全省各地,并延伸到省外;水路以内河航运为主,可以通航的主要水系有贾鲁河、沙颍河、南阳盆地的水系、卫河等,这些水系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水系相通,使中原与南北经济发达的地区联系紧密。再次,论述了清代中原商路与城镇的发展的关系。清代河南的城镇发展相对以前来说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发达的水路交通条件和大量与外省贸易往来,不仅使开封、洛阳等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使很多处在交通沿线的中小城镇也发展起来,比如朱仙镇是当时全国的四大名镇,另外像周家口镇、赊旗镇、道口镇等经济发达的市镇也得益于便利交通。最后,分析了清代中原商路的发展对贸易经济产业的影响。清代河南发达的商路,落后商品意识导致大量外省商人涌入河南经商,他们不仅带来了他们本地的特色产品,同时也把河南的特色产品贩运到外地去,增加当地人的收入,也刺激了当时河南人的商品意识,促进了河南一些有本地特色的经济产业的发展。比如种植业、手工业、采矿业都得到较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