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及其法律保护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产业发展的产物,其存在方式虽然虚幻,但却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因而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虚拟财产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财产,法律如何对这种财产进行保护,这些问题对传统法学理论提出了挑战,且理论和实务中都对此存有很大的争议。本文在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实践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内司法实践和前人的理论研究,对虚拟财产的性质和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对实践中虚拟财产纠纷的解决有所帮助。 第一章概括介绍网络虚拟财产:第一节分析了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分析了虚拟财产的范围以及与网络游戏相关的三种虚拟财产;第三节归纳了目前存在的三类虚拟财产纠纷。 第二章对有关虚拟财产的法律实践与现有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第一节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韩国的相关法律实践和学术观点;第二节介绍了我国国内相关司法实践情况,并分析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节介绍了我国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和新型财产说四种学术观点,并对这些观点作了评析。 第三章探讨虚拟财产的性质问题和理论构建。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从权利客体和权利两个角度出发对虚拟财产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客体的虚拟财产与物权客体比较相似,而虚拟财产所体现的权利内容则是网络用户享有的对网络运营商的债权。第三节结合无形财产理论对虚拟财产的性质进行了类型化分析,得出关于虚拟财产性质的结论,认为虚拟财产具有权利和权利客体的双重性质,因而虚拟财产本身是债权,同时又是物权的客体。在虚拟财产的性质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第四节对虚拟财产进行了基本的理论构建。 第四章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即虚拟财产权利救济问题和相关立法问题:第一节提出了法律保护的总体思路;第二节对虚拟财产的私法保护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第三节着重就虚拟财产不法转移的纠纷解决进行了探讨;第四节探讨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本文最后对虚拟财产相关问题的解决作了前景的展望,并呼吁产业界、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相互配合,为相关立法的出台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 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已成为高职课程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否能够在英语教学中也引入工学结合本身,目前也存在着争论。不难看出,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道路仍十分艰苦。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情景教学不但应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还是直接的参与主体。在进行应用时须满足:校本原则、后向原则和前向原则。  【关键词】 高职 情景教学法 模式构建  所谓“情景教学法”可以理解为,以生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他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