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并购已经成为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承担竞争压力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变革方式,而且成为政府从方向、机制上给予引导、控制的经济发展措施。并购由于涉及资金庞大,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特别是在并购融资决策时会遇到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和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使得如何克服非理性因素给并购融资决策带来的困难以及转化非理性因素为并购融资创造超额价值越来越受政府、产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决策非理性行为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维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的较高成功率、全面提升资本市场的完善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中非理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立。首先分析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特点,其次分析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过程影响因素,最后,对并购融资研究的传统理论进行综述,指出传统并购融资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引入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明确并购融资决策中非理性行为研究的理论渊源。在进行非理性行为和理性行为辨析的基础之上,分析非理性行为对并购融资决策过程的影响,并建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决策非理性行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现状的分析。进行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现状及国家比较,发现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导致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产生的非理性原因;第三部分为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分析。首先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资本市场中所存在的群体心理偏差、系统性偏差和信息认知偏差所引起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进行解析;其次针对群体心理偏差引起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选择运用了每日成交量变化率的代理变量和聚类分析的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风格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程度。针对系统性偏差引起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并购融资股票收益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检验,进而判断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程度。针对信息认知偏差引起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运用小波分析理论到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信息的提取及分层,实证得出信息认知偏差引起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表现特点及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资本市场的影响效果;第四部分为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分析。首先,分类解析管理者非理性的各种表现形式,确定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论文研究的重点。其次提出管理者非理性的政策研究假说,并构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策略选择模型。最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运用所构建模型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中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第五部分为非理性行为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绩效影响的研究。首先,在综合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方法研究的基础之上,选取适合论文研究的投资额和非理性和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方法。其次构建投资者非理性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绩效的模型,其中以投资者情绪指数和个股超额换手率衡量投资者非理性程度,而累计超额收益率和买入并持有收益率表示并购融资绩效。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绩效的模型,其中以并购次数和合并溢价衡量投资者非理性程度,而股东权益收益率(ROE)、累计异常报酬率(CAR)、营业收入增长率(IROI)、总资产报酬率(ROA)和现金流量比率(CFR)等指标用来衡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绩效。最后运用实证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并得出实证结果;第六部分为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绩效的非理性行为治理对策。基于上文的现状分析结果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规范国有上市并购融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影响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治理对策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管理非理性行为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