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治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小骨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分析,为后期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选择合适的微创手术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并且采取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及小骨窗治疗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按照手术方式将上述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63例)、小骨窗组(63例),同时选择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60例,作为相关研究指标的对照组,在各自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进行相关项目分析:各组患者一般社会学资料分析(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基础性疾病、病程时间等);各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效果分析(脑积水发生率、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等指标;各组患者炎性指标分析(CRP、PCT、IL-6、IL-8及TNF-α)等分析;各组患者术前、术后NDS评分、GCS评分及Graeb评分统计分析;各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中、差)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脑出血、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比例统计分析;各组患者ADL预后分级统计分析;各组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实验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签署伦理委员会批准及相关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情分级、出血量、血肿位置等项目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554,0.450,0.178,0.102,0.090,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分析:血肿清除率和血肿复发:两组患者在血肿完全清除、血肿大部分清除、血肿复发以及患者死亡率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24,0.045,0.038及0.04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积水发生率及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两组患者在脑积水发生率及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38,0.046,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39,0.02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偏瘫恢复时间及感染情况:两组患者在偏瘫恢复时间及感染情况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49,0.038,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及患者死亡率: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患者死亡率等项目的分析过程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13,0.025,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炎性因子分析:CRP、IL-6、IL-8及TNF-α:在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数据相当,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后神经内镜组数据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小骨窗组,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DS、GOS及Graeb评分:两组患者术前NDS评分比较,P值为0.10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NDS评分比较,P值为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GOS评分比较,P值为0.1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NDS评分比较,P值为0.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Graeb评分比较,P值为0.09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NDS评分比较,P值为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效果统计分析中,神经内镜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在优、良、中、差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23,0.034,0.045,0.039,0.026,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神经内镜治疗组在患者再次脑出血颅内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要明显的低于小骨窗组,其中脑出血、颅内感染以及发生率等方面,P值为0.035,0.030及0.047,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L预后分级:神经内镜组术后患者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多数患者处于I~II级,小骨窗组效果较差,多数分布在II~III级。在I级的统计分析中,P值为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因素分析:近期死亡Logistic多因素分析:GOS评分、血肿量、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项目分析中,统计学P值为0.034,0.028,0.037,0.034,0.04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恢复良好Logistic多因素分析:在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项目的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30,0.024,0.027,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远期预后Logistic多因素分析:在患者年龄、血肿量、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45,0.034,0.032,0.021及0.02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神经内镜组及小骨窗开颅组在手术进行前具备较为统一的一般社会学资料,在其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情分级、出血量及血肿位置等项目两组数据差别性较小,给予后期术后研究一定的基础性,为下文研究做好铺垫。(2)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疗效要明显的好于小骨窗开颅术,患者具备较高的血肿清除率、较低的血肿复发率、脑积水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死亡率等,证实神经内镜微创术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方面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疗效,值得在临床继续大面积推广。(3)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效果要明显的低于小骨窗开颅术,患者在术后具有较低浓度表达的CRP、PCT、白细胞介素(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同时可以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缺损状态,加速患者的神经恢复状态,给予临床一定启发。(4)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对于小骨窗术,患者可以具有更好的远期预后,充分降低近期的死亡率,其中脑血肿、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等均是导致患者远期预后不良或者更好的关键因素,充分证实神经内镜微创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方式,给予临床一定启发。
其他文献
生物标志物定义为在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干预的药理反应过程可客观检测的指标,可协助疾病的早期诊断、表型识别、观察疾病的疗效、监测疾病的进展及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ALS是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诊断主要基于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及精确的电生理检查,同时排除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尚无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协助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当前,在基因、炎症、氧化应激、代谢等领域的生物标志物已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目的研究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 DHT)在LPS诱导的神经炎症中,通过抑制TLR4/NF-κB/MAPK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第一部分:通过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LPS和DHT对BV2小胶质细胞系和原代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DHT对LPS刺激下BV2小胶质细胞和原代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用WB检测细胞炎症介质iNOS和COX-2
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是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是男婴、老年男性和所有年龄段女性发病的重要原因。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是尿道感染的最主要致病因素,其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菌毛黏附素、毒素蛋白、铁载体蛋白、鞭毛和表面多糖等在致病过程中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菌毛是表
学位
算法消费者是消费者体系中的一种新类型,是通过在智能算法接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为生活消费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法律衔接与适用空间的解释或立法构造。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过程保护应围绕算法消费者的同意机制多元化、平台经营者个性化披露、算法消费者自动化决策拒绝权及个人信息处理者信息
学位
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囊肾病的主要表现为双侧肾囊肿进行性扩增,挤压周围正常肾组织,并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目前ADPKD囊肿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c AMP-PKA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促进了ADPKD的囊肿发生,CREB是c AMP-PKA通路下游重要的转录因子,目前CREB在ADPKD中的作
目的:1.阐释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激酶复合体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2.探讨药物靶向P-TEFb激酶复合体治疗ADPKD。方法和结果: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了寻求潜在的治疗ADPKD的药物,我们进行了基于小鼠胚肾模型的表观因子抑制剂和转录因子抑制剂化合物库的筛选,结果显示Flavopiridol(FP)可以有效地抑制囊肿的发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初级感觉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探讨增强成年初级感觉神经元内在生长能力对于脊髓后索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在体外实验及体内试验通过调控初级感觉神经元中miR-22-3p水平,阐明miR-22-3p在初级感觉神经元轴突生长和脊髓感觉传导功能中的作用,进而找到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索再生的关键靶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联合常温机械灌注(NMP)对大鼠DCD供肝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贴壁法提取BMMSCs。夹闭胸主动脉热缺血30min获取心脏死亡捐献(DCD)供肝。在体外建立稳定的大鼠NMP系统,供肝根据不同的保存方式,将实验分为4组:正常(Normal)组,静态冷保存(SCS)组,NMP组,BMMSCs联合NMP组,保存时间最长为8 h。模拟DCD供肝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