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真实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其严重程度的相关信息是信息决策价值得以体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时的自由裁量方式更具有隐蔽性,不再是单纯的隐瞒重大缺陷,在披露缺陷形式及严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本文首先逐一查阅了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缺陷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的“四个迹象”为识别基础,对样本公司内部控制信息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现象的存在及方式的变化。研究发现,强制披露下上市公司存在蓄意降低缺陷的严重程度,将重大缺陷披露为重要缺陷甚至一般缺陷的现象。基于高管在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和信息披露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从高管有限理性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对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行为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特质激活理论,人格特质在某种环境的影响下会被激活,因此本文继续探讨能够激活或抑制过度自信管理层进行行为选择的因素,探讨在权力距离和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选择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选择显著正相关,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大,越倾向于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时进行行为选择。(2)较大的权力距离会增强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选择倾向。即较大的权力距离会激活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心理,从而做出行为选择行为。(3)会计稳健性会显著降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选择倾向。即会计稳健性能通过加速“坏消息”的传递来增强信息敏感度,从而抑制管理层因过度自信心理而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