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开采顺序优化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成煤条件的不同,煤层的赋存情况各异。煤层厚度从零点几米到数米,可采层数从一层到数十层,煤层间的距离也是大小不等。同时,矿井的瓦斯由无到有,瓦斯含量由低到高,煤层的稳定程度也无规律可寻。对于煤层如此复杂多变的赋存情况,选择一个最优的合理开采顺序显然成为了矿山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必备条件。  目前,国内外对于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的研究相对薄弱,主要是对实际开采经验进行了总结或者是参考单一煤层的开采z进行生产,没有形成系统的分析。因此,本论文以老石旦煤矿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合理开采顺序优化展开了研究,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通过分析该矿的煤层群地质背景、赋存条件等发现该矿可采煤层共4层,分别为7#、9#、12#、16#煤,其中7#、9#、12#、16#煤层间距分别为11.52m、27.79m、49.69m,同时,矿井个别煤层局部瓦斯含量较高,所以该矿属于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  (2)通过对各煤岩层进行取样后分析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等到煤岩层的相关参数,为后续理论分析和相似模拟提供数据支持。  (3)通过分析其中一个煤层的开采对相邻煤层的影响以及开采后的卸压效果,并利用逐一对比排除的方法,得出理论上覆岩“三带”的范围与最有利于矿井其它煤层卸压的首采煤层,以及针对整个矿井开采提出最优煤层开采顺序。  (4)通过使用绿色、经济的相似模拟材料,结合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相似材料配比和软件拟合出的相似材配比适用公式,构建相似模拟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模拟开采,并且借助全站仪、静态电阻应变仪等设备采集实验数据,得出理论分析得到的最优开采顺序的覆岩层移动规律、应力变化、瓦斯卸压等情况。  (5)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首采煤层的确定是整个开采顺序优化的重中之重,首采煤层开采完毕后,其它煤层继续开采,无论是位移场、应力场还是裂隙场都会有叠加效应的出现,但是实验证明理论上确定的最优开采顺序是正确的,前一个煤层开采后其覆岩的变化都在合理范围内,按照理论最优开采顺序进行开采,先开采的煤层不会影响后续其它煤层的正常开采。即最优开采顺序为16-1#→12#→7#→9#→16-2#煤。
其他文献
我国露天煤矿近年来采场、排土场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据统计,去年我国露天煤矿采场、排土场安全事故案例高达28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不少的人员伤亡。为了有效的提高矿山安
轴承是旋转机械中使用最多、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最容易损坏的机械零件之一。轴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而矿井提升机天轮轴承作为煤矿安全生产最为重要的机械零件,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对矿井提升机天轮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轴承故障诊断理论,研究了轴承故障简易诊断方法和精密诊断方法,通过对实验室轴承故障模拟实验台数据和实测的济宁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直齿锥齿轮通常被用于实现两个交错轴运动速度、方向和动力的传递。由于直齿锥齿轮在生产制造和设计方面比斜齿锥齿轮和弧齿锥齿轮都相对更容易,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被应用的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