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经济水平、节能意识以及监管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村镇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普遍较差,供暖方式相对落后,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考虑到个体村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供暖节能技术在村镇地区的推广应以小型公共建筑为先。基于关中地区村镇幼儿园建筑具有以下特性: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较差;关中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村镇建筑容积率低,对太阳能的集热量有保障;使用阶段性强,在最冷月份以及夜间无需供暖,这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有很好的匹配度;有过渡季节的供暖需求,延长的供暖时长使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使用有更高的节能效益。本文以关中地区某幼儿园为例,从建筑围护结构以及供暖方式两方面对适宜关中地区村镇幼儿园建筑的供暖节能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关中地区富平县及周边村镇的9所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到关中县城及周边村镇地区幼儿园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普遍较差,只有部分近5年内的新建建筑作了外墙体与屋顶的保温处理,在无法使用集中热源时其供暖设备多采用燃气壁挂炉或者空调。此外,村镇地区居民对供暖季室内设计温度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可将村镇幼儿园建筑内部分功能房间的供暖设计温度取值相比于《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稍低。随后以关中地区某幼儿园建立模型,分别选取三种围护结构构造及六种供暖模式相组合以比较围护结构性能及不同供暖模式对建筑供暖能耗的影响。当外墙与屋顶的传热系数分别从2.45W/m~2·K降至0.61W/m~2·K,2.11W/m~2·K降至0.9W/m2·K后,在连续供暖与间歇供暖两种模式下,建筑节能率分别为33%和50%;对围护结构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使用间歇供暖比连续供暖时建筑的年供暖能耗可降低2046.3 GJ,节能率达55.1%。最后设定建筑的围护结构为所选三种方案中导热系数最小的构造形式,采取只在正常使用时间内维持室内供暖设计温度的供暖模式的热负荷值进行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经计算得间歇供暖模式下该太阳能供暖系统每年能够节约2.16×106MJ的热量,在寿命期内的总节省费用是24.31万元,回收年限为10.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