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既往的及正执行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提高贫困人群及社会弱势人群对结核病服务获得和利用方面所采取的相关政策、文件、措施、干预或活动,并评价其效果和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评价,同时结合定性研究方法。文献回顾及评价:包括收集已发表的及未发表的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发表文献采用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并进行系统评价;未发表文献主要从相关单位、机构及相关网站等处获取信息资料,如相关政策、文件、项目的实施方案、中期报告、进展报告、评估报告及结题报告等,利用数据提取表对信息进行提取。定性研究:包括对国家级结核防治官员、结防领域专家、结核项目管理者以及实施者,省/市级、区/县级结防机构管理者等进行关键人物访谈;对基层工作人员及卫生服务利用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全面、系统的分析干预、措施或活动的效果和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25篇已发表文献,45份未发表的资料,定性访谈25人。研究表明实施性研究是新的遏制结核病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多涉及中国结核病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结核防治供方支持的实施项目与国家目前结防政策大环境相一致,多倾向于西部贫困地区投入经费。项目中卫生系统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加强卫生系统建设,包括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结核防治能力;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转诊、提供免费诊断治疗、对病人进行追踪及督导管理、部分地区尝试将肺结核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等各种方式来开展病人的发现、治疗及管理工作。项目的干预措施及活动的总体效果是显著的,然而,开展专门针对贫困及弱势人群的结核干预措施的力度不够。结论:项目的干预措施及活动的总体效果是显著的,但缺乏很好地针对贫困人群及社会弱势人群的干预设计。从发表、未发表资料及定性研究来看,未充分开展数据的登记、核查和监督,信息数据不够完整可靠。研究较少考虑可比的对照,缺少详实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调查,欠缺结合定性定量调查方法。各种结核控制项目和措施交叉实施;影响结核控制工作效果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繁多,种种因素都为效果评价工作带来困难。在对国家结核防治专家及地方结核管理者的访谈中显示,针对某一项干预措施或是某一个结局指标的评价都是难以进行的。因为疾病的防治都是采取综合防治策略,为了很好地开展并评价针对贫困人群及弱势人群的结核干预措施的效果,需要有科学可行的干预设计、加强干预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做好信息收集和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发展好的评价方法,从而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及时科学地总结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