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处理寒区生活污水研究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f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限制,我国多数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受纳水体,导致地表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于我国这种人均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开发和应用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具有便于操作和维护,污染物净化效果显著以及观赏价值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开展北方寒区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不同植物和基质组合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氮、磷、COD的净化效果研究,探讨了不同污染负荷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阐明了寒区季节温度变化下不同配置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特性,并初步分析了人工湿地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植被配置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氮、磷、COD的净化效果表现为:美人蕉与千屈菜混种>千屈菜>美人蕉>无植物空白。从基质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影响来看,砾石基质对生活污水中NO3--N、TN、COD的去除率最高,炉渣次之,铁碳微电解填料最低;对于生活污水中TP的去除效果铁碳微电解填料最好,去除率均高达90%,其次是砾石,炉渣最低。不同污染负荷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表现为:进水高氨氮污染负荷(13.64 g/m2)条件下,以砾石为基质无植物、美人蕉、千屈菜人工湿地对NH4+-N、TP和COD的去除效率低于低氨氮进水负荷(8.19 g/m2),而美人蕉与千屈菜混种在高氨氮进水负荷下对NH4+-N和TP的去除效率提高,对COD的去除效率下降;进水高TP污染负荷(3.74 g/m2)条件下,以铁碳微电解填料为基质的不同植被人工湿地对TP去除效果优于低TP进水负荷(1.99 g/m2),NH4+-N和COD的去除效率下降;进水高COD污染负荷(48.05 g/m2)条件下,以炉渣为基质的的无植物、千屈菜、美人蕉与千屈菜组合人工湿地对COD去除效率低于低COD进水负荷(30.45 g/m2),而美人蕉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效率较低污染负荷条件下升高,NH4+-N与TP的去除效果也受到影响。环境温度对寒区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表现为:人工湿地对NH4+-N、NO3--N、TN的去除效果在9月份(23℃~29℃)>10月份(17℃~21.5℃)>11月份(5℃~13℃)。以砾石和铁碳微电解填料为基质的人工湿地在不同温度下对TP的去除效果均表现为9月份(23℃~29℃)>10月份(17℃~21.5℃)>11月份(5℃~13℃),而以炉渣为基质的人工湿地在不同温度下对TP的去除效果表现为9月份(23℃~29℃)>11月份(5℃~13℃)>10月份(17℃~21.5℃)。对人工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发现:人工湿地土壤脲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蔗糖酶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以砾石与美人蕉和千屈菜混种的人工湿地土壤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直链饱和脂肪酸以及支链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环丙烷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群落结构中细菌占由主要优势(42.7%~50.8%),其次是真菌(14.2%~17.1%),而放线菌最少(1.1%~1.9%)。
其他文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人们对两性的关系的看法是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之一,各种性文化通过广告、媒体、网络、游戏、书刊等渠道侵入
目的 研究柴胡总皂甙对戊四氮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6组,即空白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丙
庭院是由人类在生存活动中营造出来,历经了漫长岁月的洗练,发展成今天多姿多彩的形态。与其它建筑空间形态一样,庭院也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
作为欧盟项目“热带、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统重建的生物工艺学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已经逐步开始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治理。本文
2010年,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针,作为教育中的
资金管理是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资金耗费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探讨了中小企业资金耗费控制策略和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收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