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早已得到世人的公认,但它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的潜在价值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庄子》的民俗学考察与研究,发掘《庄子》的民俗资料价值和民俗思想的理论意义,找到《庄子》哲学与民俗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站在现代化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庄子》,以期发现《庄子》对今天民俗和民俗学建设的启迪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开辟《庄子》研究的新领域,发挥《庄子》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新作用。 本文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庄子》的民俗视野。搜罗《庄子》中涉及的先秦民俗事象并作简要分析。 第二部分:《庄子》的民俗观。分析《庄子》对现世民俗的批判和对理想民俗的构想,并评价其民俗观的得失。 第三部分:《庄子》的民俗内容与其哲学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庄子》的民俗内容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现实基础之一,而其民俗内容又受其哲学观点的统摄,双方为互动关系。 第四部分:《庄子》对当代民俗与民俗学建设的指导意义。《庄子》的民俗学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当代民俗心理的更加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还能促使民俗学工作者加强对先秦诸子著作民俗学价值的认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