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规模的不断扩大、IP业务量的迅猛增长以及个人和企业等对服务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原有基于尽力而为的IP数据转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求。一种结合了第二层快速数据转发技术和第三层路由技术的新方案应运而生,这就是现在核心网中的关键技术——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由于该技术本身的优点,也使它为现在的许多网络应用热点(例如虚拟专网、流量工程TE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核心网络技术的发展,MPLS的基本原理、核心技术和工作流程。重点对MPLS主体设备结构、标记的分配、发布以及标记交换路径的建立做了详细说明,另外还阐述了MPLS技术在有效性、可靠性、灵活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多方面的优点。  其次介绍了MPLS技术对VPN(虚拟专网)的支持。VPN的服务目的就是在共享的基础公共网络上向用户提供网络连接,使私有网络几乎可以无限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从而以安全、低廉的网络互连模式为包罗万象的应用服务提供了发展的舞台。由于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己经成为目前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这部分内容重点说明了VPN的组建类型、传统VPN的固有缺陷、基于BGP(边界网关协议)和MPLS技术的BGP/MPLS VPN的实现框架和特点以及它在安全性方面的改进措施,最终提出了基于IPSec(因特网安全协议)的BGP/MPLS VPN解决方案。  最后说明了MPLS技术实现IP流量工程的框架结构。随着互联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流量工程成为优化网络性能、解决网络传输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服务质量的保证。这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了MPLS TE在网络中的作用、支持MPLS TE的两个协议的对比、QoS(服务质量)路由动态路径的建立过程、策略路由的框架结构、路由算法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并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MPLS TE进行了简单的模拟测试。  
其他文献
随着专用通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投入到了集群通信系统的研究中,很多地方都有集群项目上马,集群系统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本文结合“天津水利局水文信息监测800M TETRA集
本文着重了研究电力线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主要是Turbo码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技术。本文对Turbo码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在传输非实时的数据业务时,信道编码部分可采用
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技术是OFDM与CDMA技术结合方案中的一种。它继承了OFDM和CDMA技术的优良特性,在高速率多媒体数据传输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未来4G通信的核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