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重庆市2006年至2014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重庆市职业病的危害现状、发病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06至2014年重庆市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据,以确诊职业病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分析2006至2014年重庆市职业病发病情况。结果(1)重庆市2006至2014年累计报告职业病病例数17499例,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1年病例数最多。男性17 124例(97.86%),以尘肺为主(95.40%);女性375例(2.14%),以职业性化学中毒为主(72.80%)。(2)尘肺累计报告病例数16 400例(93.72%),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主要类型为煤工尘肺(55.87%)和矽肺(43.02%),壹期10009例(62.8%),贰期4339例(27.2%),叁期1589例(10.0%);主要发病功能区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城市发展新区壹期病例(48.66%)所占比重最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贰期(48.64%)、叁期病例(57.91%)所占比例最大。主要类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此外,都市功能拓展区电焊工尘肺较其他种类尘肺高(56.25%),城市发展新区应注意水泥尘肺(67.24%)和陶工尘肺(94.34%)。行业集中在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要工种为主采煤工、凿岩工、纯采煤工、主掘进工这四类。(3)职业中毒例数为724例,急性职业中毒281例,主要为瓦斯(39.86%)和一氧化碳(33.10%)中毒;慢性职业中毒443例,依次为苯(47.63%)、汞(32.74%)和铅(9.03%)中毒。主要发病功能区为城市发展新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不同功能区的发病情况不同。结论(1)根据职业病的发病特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点接害人群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各功能区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2)开展有毒有害物质职业病危害综合性防治干预示范工程;(3)构建我市职业病监测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