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岩羊(Pseudois nayaur)繁殖行为、粪便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两者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eus2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探究岩羊繁殖行为的变化规律,了解岩羊发情行为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发生频次与持续时间的差异性,分析粪便中生殖类固醇与繁殖行为的关系。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间,在银川市中山公园对圈养岩羊繁殖行为进行探究。采用目标取样法、全事件记录法对圈养条件下的5只成体岩羊(雄1雌4)进行观察,并记录繁殖行为与日常行为在月间的变化差异。同时采集新鲜岩羊粪便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岩羊性腺激素睾酮(Testosterone)、雌二醇(Estradiol)和孕酮(Progesterone)的分泌情况。分析研究了圈养条件下雌雄性别个体的繁殖行为和主要日常行为谱及行为变化规律、生殖类固醇激素的变化规律和行为与激素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雄性岩羊追雌(F=8.323,P<0.01)、频尿(F=7.732,P<0.01)、爬跨(F=6.435,P<0.01)、嗅阴(F=8.125,P<0.01)等繁殖行为在繁殖期不同月份出现显著差异,经 LSD法分析,嗅阴行为在1月份高于其他月份,频尿、爬跨、追雌等在12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⑵在发情行为中雌性岩羊在12月时接受爬跨(F=16.342,P<0.01)与拒绝爬跨(F=14.735,P<0.01)均表现出月间极显著差异。在育幼行为方面,雌性岩羊在哺乳行为上表现出月间显著性差异,在6月哺乳持续时间达到峰值,而其他行为进行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雄性岩羊嗅阴、爬跨、追雌、频尿等行为发生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与睾酮分泌水平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粪尿标记等行为呈显著相关(P<0.05)。⑷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哺乳行为与孕酮含量呈现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余行为与孕酮含量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哺乳和嗅仔行为与雌二醇含量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显著(P<0.05)。
其他文献
近现代世人记忆深刻的几次城市灾害中,城市绿地发挥了重要的防灾避险功能。实际效果是,城市绿地为避灾工作提供了有效场地,为救灾工作提供了一定条件。本文结合淮南市防灾避险绿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cpis-rupprechtii Mayr.)是我国暖温带亚高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有森林树种,由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干形好、成材早等优良特性。对冀北山地涵养水
景天科植物因其优良的抗旱性而在干旱地区和屋顶绿化中备受重视,发掘耐盐品种提升盐渍土地区绿化景观效果是具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工作。本试验以佛甲草(Sedum line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