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协调开采控制导水裂隙带高度模型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k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陕北矿区的开发,薄基岩、浅埋煤层条件下开采的萨拉乌苏组生态含水体保护已经成为矿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浅埋煤层薄基岩条件下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具有其特殊性,以关键层断裂及结构失稳形成的纵向切落裂缝破坏为特征,理论和开采实践证明,这种裂缝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受煤层的开采厚度、顶板管理方法及开采方法的影响。本文以陕北榆神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分布情况及地表裂缝破坏现状为背景,以王家沟煤矿1501、1502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条带填充协调开采方法和一次采全高开采方法覆岩破坏演化规律,分析应用条带填充协调开采方法控制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条件和效果。在研究分析煤层埋深、开采方法、开采厚度和条带填充协调开采对覆岩破坏形态,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控制模型,为提高覆岩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控制模型,应用室内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UDEC和FLAC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模拟在采用条带充填协调开采与非条带充填开采两种不同开采方法的条件下,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及覆岩破坏形态,覆岩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覆岩破坏演化过程、形成机制、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过程及对隔水层的影响,揭示了关键层结构破断切落失稳是形成地表沉陷裂缝破坏、萨拉乌苏组生态含水层破坏的控制因素,在相同的地质采矿条件下,应用条带充填协调开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关键层结构稳定性,控制覆岩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陕北浅埋煤层条件下,应用长壁综采工作面条带填充协调开采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保护陕北矿区萨拉乌苏组生态含水层的经济、有效的保水采煤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天线结构系统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其基本功能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散射而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的空间位置。地面雷达天线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及气象等方面。对于天线的结构及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飞机大尺寸零部件检测的应用日益广泛,合理规划测量点数量和分布以精确地描述待测特征已成为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复杂曲线曲面的测量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随着各类千瓦级激光器推向市场,激光熔覆有了高功率密度、高稳定输出的光源,成本相对降低,因此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再制造手段。由于激光熔覆过程中光源的高速移动、熔池的快
本文根据软岩特性和围岩松动圈理论,针对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压力大、速度快、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以及对各类扰动极为敏感等特点,结合淮南潘三煤矿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巷道支护
1 2016年WHO遗传易感性髓系肿瘤的分型~([1])虽然恶性肿瘤的致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恶性肿瘤的致病原因是外因(辐射、化疗毒物等)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我国具有纵横交错、遍布广泛的架空输电线路网络来保障着电力的持续输送,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平稳运行,关系着国计民生,但是架空输电线路在复杂多变的地理气候环境下正常运营经常受到很大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微风振动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威胁破坏最大,故研究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首先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产生
我国的许多露天矿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随着露天开采的延深,所形成的高陡边帮给矿山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些矿山都将由目前的露天开采转为最终的地下开采。针对石人沟铁
煤房煤柱是房柱式采煤法的基本结构,同时煤房煤柱设计也就是房柱式采煤法岩层控制的核心。煤柱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够保证支护空间的稳定。神府东胜矿区浅埋深薄基岩下柱式体
本论文主要针对仿人手臂展开设计研究,仿人手臂包含少自由度拟人臂和14自由度灵巧手两部分。灵巧手是仿人手臂的末端执行机构,影响着手臂系统的灵巧程度、柔顺性以及精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