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田径运动裁判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m2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有着“运动之母”的美称,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奖牌数目最多的项目就是田径运动。作为奖牌最多给执法带来了新的要求,有很多电子设备运用到了田径比赛中,比赛判罚的自动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裁判方法变得更加细致和规范化,田径裁判的工作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对于田径比赛的具体组织者,场上的执法者——田径裁判员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田径裁判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能否实现;公正、准确的裁判工作是各项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条件。大型田径比赛日益增多对裁判员数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裁判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各类型田径比赛在河北省举办次数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河北省田径裁判队伍在素质和管理等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了更客观、准确地反映河北省田径裁判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寻求其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田径裁判员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探寻促进河北省田径裁判员水平提高的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北省田径裁判队伍的整体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河北省田径裁判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河北省田径裁判员中国家级以上裁判员人数偏少,使得河北省裁判整体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2.国家级以上裁判中年龄在42岁以下的人数偏少,缺少后备力量。男裁判人数众多,男女比例失衡。3.裁判员大部分是来自高校或中小学教师,部分是来自体育单位的专业人员,学历大部分在本科及以上,有利于河北省裁判队伍的发展。4.裁判员地域分布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石家庄、保定、唐山,而沧州、衡水、张家口等地裁判数量偏少。5.对最新规则的掌握程度整体上较好,但英语水平和对先进电子仪器的操作水平有待提高。6.裁判的选拔体制不够完善,过于单一。各地没有建立裁判员的定期培训与考核制度,使得裁判员的业务水平不能提高,从而限制河北省田径裁判整体水平的提高。7.裁判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各种项目的执裁水平有限。平均每年执裁场次偏少,不利于业务的发展。8.影响裁判员公正执裁的因素主要是裁判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社会因素。根据河北省田径裁判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在制定裁判员的选拔与培养计划时,应该平衡裁判员的地域差异和男女比例;应该考虑增加国家级以上裁判员的比例,增加年轻的国家级裁判员,使河北省田径裁判员的地域发展平衡,男女比例适当,梯队建设合理。2.提高河北省田径裁判员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对先进仪器设备的运用能力,从而适应国际、国内大赛的需求,提高河北省田径裁判员的整体素质。3.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建立完整的裁判员定期培训与考核制度。4.鼓励裁判员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会议,设立奖励措施。5.加大对裁判员的监督力度,设立专门的监督体系,以保证裁判员能够做到公正执裁。
其他文献
日前在湖南衡阳发生的“黄金大米”试验事件调查结果公布,试验组织人员在试验儿童父母未完全清楚试验内容的情况下向试验儿童喂食“黄金大米”进行试验,严重侵犯了试验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