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米勒是一位颇有争议的美国作家,其自传体“三部曲”小说《北回归线》(1934)、《黑色的春天》(1936)、《南回归线》(1939)在法国面世30年后,经美国法院判定为非淫秽作品才得以正名,获准在美国出版。亨利·米勒随即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传统文化运动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预言家。米勒的伟大绝不仅如此。作为一名文学家,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大胆的离经叛道的超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对真实自我的勇敢探索精神,可能是他赢得人们赞誉和尊重的主要原因。他的超现实主义美学思想颠覆了人们对审美、道德等传统的期待。他用绝对诚实的态度展示社会、人生、道德,展示自我,对“我们时代的文学,做出了最有意义的贡献之一”。米勒也许是“文学史上最淫秽的作家”1,至少是其中之一。但是,正如英国诗人赫伯特·里德所说的,这正是米勒叛逆传统道德、真实表现自我的一种绝对诚实。人们对米勒的不同评价或争议往往集中在他作品中过多、过露的性描写。殊不知,性描写正是作者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罢了。作者真正的意图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途径表现自己离经叛道的审美原则,千方百计地展示和解放被现代机械文明所压抑的真实而自然的自我,这正是本文论述的中心思想。米勒的离经叛道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社会、传统、文明、道德等各种准则或清规戒律的全面颠覆上,这既是他认知世界、体验世界的美学原则,也是他超现实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米勒是一个思想十分丰富的作家,汲取了多种哲学思想,如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同时,还受到过许多具有强烈叛逆思想之作家的影响,如拉伯雷、波德莱尔、兰波、布勒东等。他十分推崇超现实主义理论及其代言人布勒东,认为它是帮助他认清世界、解放真正自我的灵丹妙药。他明确表示:“很少有什么东西能像超现实主义者:理论和作品那样令我感到刺激”2。这些影响,在他的创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笔者认为,他的小说创作无处不表明他是一位超现实主义作家。超现实主义源于达达主义,盛行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颠覆一切现存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