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五种冠心病痰瘀互结兼夹证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挖掘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兼夹证的文献,探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最常见的五种兼夹证的用药规律,以期对临床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兼夹证提供用药思路。材料与方法:运用中国知网(CNKI)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冠心病痰瘀互结兼夹证2010-01-01至2020-9-30相关治疗文献。设立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合格文献,下载并提取文献用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对用药名称进行数据的标准化预处理,将数据规范处理后,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最常见的五种证型进行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用药规律分析,并对不同证型间的用药规律进行比较。通过聚类、关联分析方法,挖掘出中医药治疗五种冠心病痰瘀互结兼夹证用药规律。结果:1文献一般情况分析:检索1553篇文献,最终筛选出120篇文献,包含方131首。2证候分布特点:文献涉及11种兼夹证,共计152频次。兼气虚证57次(37%),兼气阴两虚22次(14%),兼气滞证16次(11%),兼热证14次(9%),兼阳虚证14次(9%),兼毒证11次(7%),兼脾虚7次(5%),兼肾虚7次(5%),兼寒凝2次(1%),兼血虚1次(1%),兼风1次(1%)。频次最高的是五种兼夹证是痰瘀互结兼气虚证、兼气阴两虚、兼气滞证、兼热证、兼阳虚证。3用药规律分析:药物频次出现前十位的药物是:丹参、瓜蒌、黄芪、半夏、薤白、川芎、甘草、茯苓、红花、赤芍。在不同兼夹证中,频次前5位的药是:兼气虚证:丹参、黄芪、瓜蒌、半夏、薤白、川芎,兼气阴两虚证:丹参、瓜蒌、黄芪、半夏、薤白,兼气滞证:丹参、瓜蒌、薤白、川芎、红花,兼热证:丹参、黄连、赤芍、半夏、瓜蒌,阳虚证:丹参、薤白、半夏、瓜蒌、桂枝。从功效来看:用于治疗痰瘀互结兼夹证最多的是补虚药(347次,23.75%),其次是活血化瘀药(300次,20.53%)、理气类(188次,12.87%),化痰止咳平喘类(163次,11.16%),清热类(118次,8.08%),解表类(75次,5.13%),利水渗湿类(61,4.18%),安神类(38次,2.06%),平肝熄风类(37次,2.53%)和祛风湿类(32次,2.19%)。最少的是泻下类药物。针对不同痰瘀互结兼夹证治疗用药也有所不同:兼气虚、气阴两虚、阳虚证的患者,使用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最多;兼气滞证的患者使用活血化瘀和理气药最多;兼热证的患者使用清热和活血化瘀药最多。四气方面:在对痰瘀互结兼气虚、气阴两虚、气滞、阳虚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所使用的中药呈现出了温性>寒性>平性>凉性>热性的的药性分布规律,在治疗兼见热证的患者中,药性使用的趋势是寒性>温性>平性>凉性>热性。五味分析:气虚兼夹证:苦>甘>辛>酸>咸,气阴两虚兼夹证:甘>苦>辛>酸>咸,气滞证兼夹证:苦>辛>甘>酸>咸,兼夹热证:苦>辛>甘>酸>咸,阳虚兼夹证:甘>苦>辛>酸>咸。用药归经分析:治疗痰瘀互结证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中归属肺经的中药最多(18.86%),其次从多到少依次为归属脾经(17.35%)、心经(16.74%)、肝经(15.00%)、胃经(14.24%)。在兼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中:入肺、脾、心经最多;兼气滞证中:入肝、心、肺经最多,兼阳虚证中:入肺、心、脾经最多;兼热证中:入心、肝、肺经最多。核心用药关联分析:对于痰瘀互结兼气虚证:将条件设置成支持度个数为11,置信度≥60%,获得由14味药组成的79种组合,构建成核心用药网络:核心用药包括黄芪、薤白、半夏、瓜蒌、红花、丹参、川芎、茯苓、赤芍、白术、党参、当归、桂枝、陈皮。最常用的药对是:丹参+黄芪、丹参+瓜蒌、丹参+薤白、丹参+半夏。置信度为100%的组合是当归→黄芪,丹参、当归→黄芪,川芎、当归→黄芪;聚类分析:在k均值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k-means算法与回归模型,获得痰瘀互结兼气虚证核心用药组合5组:分组1:丹参,瓜蒌,半夏,薤白,黄芪,葛根,分组2:黄芪,半夏,丹参,瓜蒌,当归,川芎,分组3:茯苓,党参,半夏,丹参,红花,三七,分组4:黄芪,丹参,川芎,薤白,茯苓,延胡,分组5:丹参,瓜蒌,薤白,川芎,黄芪,半夏。结论:1冠心病痰瘀互结兼夹证最常见的五种证型是: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痰瘀互结兼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兼气滞证、痰瘀互结兼热证和痰瘀互结兼阳虚证。2不同的兼夹证在用药的频率、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存在共性和差别。频率方面:在五种痰瘀互结兼夹证种均高频使用丹参、瓜蒌。功效方面:痰瘀互结兼虚证中,补虚药使用的频率多于活血化瘀类和化痰止咳类药物。四气方面:兼夹证的用药寒、温并用,在治疗热证兼证时使用寒性药多于温性药,其余四证温性药使用多于寒性药。药味方面,兼虚证以苦、甘二味为主,兼气滞和兼阳虚证以苦、辛为主。归经方面,兼夹证用药除心经外,更应注重不同归经药物的使用。3.冠心病痰瘀互结兼气虚证,高频使用:丹参、黄芪、瓜蒌、半夏、薤白;最常使用的药对是丹参+黄芪、丹参+瓜蒌、丹参+薤白、丹参+半夏;置信度为100%的组合是当归→黄芪,丹参、当归→黄芪,川芎、当归→黄芪;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五种新方组合,可为临床提供用药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临床采用自拟方清利方联合硝呋太尔片治疗尿路感染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全部病例来自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辽宁省中医院肾内门诊治疗的病人,均诊断为尿路感染,最终入选病例共计71例,按照服药方法将入选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自拟方组及热淋清组,自拟方组35例,热淋清组36例。其中自拟方组使用老师自拟方清利方联合硝呋太尔片,热
目的:运用统计学技术,研究含有夏枯草的中药复方治疗甲亢的用药配伍规律,从而探究不同证型与药对配伍的规律,以此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文献依据。材料与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中筛选2000-2020年的应用含有夏枯草的中药复方治疗甲亢的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含有夏枯草的中药复方治疗甲亢的数据库,在所建立的数据库中进行总体药
研究目的:利用浮针结合普通针灸治疗与普通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来确定浮针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主要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患者60例,按照投硬币法划分成为2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实验组予普通针刺后予浮针治疗,观察并记录下病人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周后的颈椎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抑郁提供更多临床思路。方法:收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K科病房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经诊断和量表测定符合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且为气虚血瘀型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其以口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西药;试验组40例,除口服常规西药外另加服通心络
目的:论文一为探究参苓白术散对治疗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论文二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论文一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本院耳鼻喉科门诊,并符合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纳入标准的80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外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次每侧鼻孔两揿,每日一次,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目的:通过观测眼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
目的:本研究通过查阅慢性肺病(CLD)、肺康复(PR)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文献,应用文献整理与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归纳CLD中医康复的相关组成要素,初步探讨CLD中医康复实践框架,以期为中医PR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整理与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CLD、PR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等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探析中医康复应用于CLD的相关诊疗信息,并将以上信息录入Excel表格,利
目的:探讨近21年银屑病的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统计治疗银屑病基本证型的高频中药,组成统计意义的治疗方剂;统计治疗银屑病中药高频性味,分析性味组方特点;统计治疗银屑病中药的高频归经,推测银屑病病位的主要脏腑及基本病机。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观察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学网与中国知网。文献发表时间: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利用WPS Office建
目的:系统评价含人参中药复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期限从建库截止至2020年11月,发表语言不限。根据指定的纳入标准筛选出含人参复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资料后采
目的:1.探讨GIOP发病中哪些miRNA差异性表达。2.探讨龟鹿二仙膏干预后GIOP大鼠体内哪些差异miRNA差异性表达。3.通过GO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探讨GIOP发病可能的机制及通路,龟鹿二仙膏治疗GIOP可能的机制及通路。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48只(3月龄),分为6组(体重随机法),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龟鹿二仙膏高、中、低剂量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组后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