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优势理论包括三种基本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这些理论反映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初步形成、不断发展和逐步成熟的过程.关于一国优势的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的两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即"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由此而得出的自由贸易的主张.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两国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相对优势"原则,即尽管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它可以选择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同样能从贸易中获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先后于1919年和1933年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强调各国同一产品生产成本的差异来自各国要素丰裕度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国在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该定理预言国际贸易的模式:各国将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他们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且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他们稀少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巴拉萨则在实证研究和理论发展两个方面为比较优势理论做出了贡献.他在1965年提出的RCA指数法成为后人在做实证分析时普遍采用的计算公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般认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会发展改变,进而是比较优势发生改变.中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发生了那些改变呢?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否符合中国的要素禀赋特点呢?该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文勾勒了整个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侧重要素禀赋理论;并用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结果来验证比较优势理论.全文分成5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介绍该论文的选题原因、意义、技术路线、特点、创新点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和简评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第三部分介绍和简评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后人对该理论的拓展和实证;第四部分介绍和简评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及其拓展和实证;第五部分对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
其他文献
蔬菜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蔬菜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山东省是全国的蔬菜大省,经过十多年
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大股东控制或一股独大现象,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由政府主导的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国企改制而来。这些公司大都采用国家控股的模式,很多都是国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由于国有股权终极所有者的缺位,以及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和控制性股东普遍存在,使得公司往往处于大股东和内部人的交替控制之中。这导致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和内部人在获得最终控制权的同时,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公司的控制性资源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又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两者的关系如下:农业现
海口香格里拉大酒店于2012年11月26日开业,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海南省的第一家酒店。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海南岛共有两家酒店。  酒店坐落于海南省会海口市备受瞩目的新兴商务及旅游度假中心——西海岸。酒店面朝热带园林,背倚琼州海峡,坐拥碧海连天、阳光沙滩的天然美景,不仅是客人浴浪听海的度假天堂,而且更是商旅客人的最佳住宿选择。酒店毗邻海南省国际会展中心及海口市政府,与国际高尔夫球场、风景如画的海滨公
贸易乘数理论认为,出口具有带动国民经济积极增长的作用,进口则是抵消这种作用的因素,是贸易乘数中的一个减项,因此,就有了许多限制进口政策的主张.应该说,这样认识进口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