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其行业经济逐年上升,近三年来,医药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稳定在25%左右,它在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医药制造业进行系统深入的行业研究,这对于准确把握医药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医药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医药制造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发展速度、规模水平、企业间实力对比等表层方面,由于缺乏恰当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工具,往往难以深入研究,而且系统性差、理论性弱。为了系统的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西方经典产业组织理论分析范式——SCP范式与计量经济方法相结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进行研究,并得出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以期对行业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本文首先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产品差异化进行实证分析,以明确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根据所搜集的资料,以销售额为指标来计算市场集中度,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比较从2004年-2007年集中度指标的发展趋势,同时与国外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市场集中度相对过低。以企业数量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为指标,提出两者之间存在关系的假设,建立双向动态模型,运用脉冲方差分析法,对医药制造业的进入退出壁垒和竞争强度进行了量化测度。结合广告投入和技术投入两个方面,来揭示医药制造产品差异化的现状。本文从影响医药制造产业市场差异化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技术投入和广告投入入手,来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产业的市场差异化。其次运用DEA模型和LINDO规划法结合的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医药工业运营进行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医药工业非有效程度低于中、西部地区,非DHA有效的决策单元是产出的不足和投入的过剩共同存在的结果,医药工业的各投入指标对产出指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在总结了相关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关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验证了由Shepherd(1986)提出的修正的有效结构假说,医药制造业的绩效的变异可由效率和市场份额的影响来解释,这是因为市场份额含有与效率无关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势力或产品差异与纯有效结构假说一样,该假说认为市场集中度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