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姜花是姜科姜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芳香药用植物。姜花精油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功效,并且其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萜类合成酶(TPS)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末端关键酶,它直接决定萜类产物生成的种类和数量。本研究采用水蒸馏法对几种姜花不同成熟度器官的精油进行提取,并对精油成分及抗氧化功效进行了研究。结合精油中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筛选出了与精油合成代谢相关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738); 广州市民生科技攻关项目(2019030100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花是姜科姜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芳香药用植物。姜花精油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功效,并且其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萜类合成酶(TPS)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末端关键酶,它直接决定萜类产物生成的种类和数量。本研究采用水蒸馏法对几种姜花不同成熟度器官的精油进行提取,并对精油成分及抗氧化功效进行了研究。结合精油中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筛选出了与精油合成代谢相关的重要萜类合成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功能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水蒸馏法对几种姜花不同成熟度器官的精油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花精油出油率不同,其中蕾期出油率最高,达到0.027%,露白期最低,仅为0.007%,随着花朵开放,出油率又逐步增加。不同成熟度地下根茎的出油率有差异,其中一年生根茎出油率最高,为0.25%;嫩芽次之,两年生根茎最低。不同成熟度叶片出油率也有差异,成熟叶出油率比未成熟新叶高0.03%。2、采用GC-MS对姜花精油中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姜花花朵不同发育过程和不同成熟度根茎及叶片器官中精油成分和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花朵的花蕾期、露白、半开和盛开4个时期分别鉴定出47、40、38和46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石竹烯、β-蒎烯、β-金合欢烯、石竹素、α-蒎烯等,其中石竹烯在花不同时期中含量均最高,分别占精油总成分的23.47%、25.37%、30.7%和20.05%;从嫩芽、一年生根茎和两年生根茎中分别鉴定出21、23和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油醇、β-蒎烯、α-蒎烯、α-松油醇和4-萜品醇等,其中1,8-桉油醇在不同成熟度根茎中含量均最高,分别占精油总成分的34.41%、35.73%和40.27%;从新叶和成熟叶中分别鉴定出25和29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石竹烯、β-蒎烯、α-蒎烯和1,8-桉油醇等,其中石竹烯在新叶中含量最高,占精油总成分的32.79%,而β-蒎烯在成熟叶中含量最高,占精油总成分的27.76%。3、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测定了花朵盛开期、一年生根茎和成熟叶三种姜花精油及石竹烯、β-蒎烯和1,8-桉油醇三种精油主效萜类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花精油、根茎精油和叶片精油相比,花精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和能力显著高于根茎精油和叶片精油,略低于石竹烯精油纯品的效果;根茎精油和叶片精油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β-蒎烯和1,8-桉油醇精油纯品。4、克隆了两个TP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HcTPS12的最大ORF长1653 bp,编码550个氨基酸(aa),预测分子量为64.2 k Da,等电点(p I)为4.97。HcTPS14的最大ORF长1515 bp,编码504个氨基酸(aa),预测分子量为58.7 k Da,等电点(p I)为5.30,HcTPS12和HcTPS14均含N端结构域及C末端活性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cTPS12和HcTPS14都属于被子植物倍半萜合成酶家族TPS-a。序列比对表明,HcTPS12和HcTPS14均含有一个萜类合成酶最保守的基序DDXXD,其中HcTPS12与生姜红没药烯合成酶有89.27%的同源性,而HcTPS14与红球姜倍半萜合成酶基因有59.60%同源性。5、体外功能分析结果表明,重组HcTPS1在体外可催化GPP生成1,8-桉油醇(94.5%)和1种副产物α-蒎烯(5.5%)。重组HcTPS12在体外可催化FPP生成单一产物红没药烯。HcTPS14在体外可催化FPP生成单一产物α-石竹烯。HcTPS14重组蛋白酶随着温度升高催化活性增强,30°C酶催化活性达到最高后随温度升高而催化活性下降;在酶催化反应体系的p H值为7.5时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强;Mg2+浓度为30 m M时,酶的催化活性最强,而随着Mg2+浓度进一步的增加会降低酶的催化活性;采用双曲线回归法绘制曲线,HcTPS14蛋白酶的动力学常数(Km)和最大速度(Vmax)分别为12±1.57μM和305.87±15.81 pkat/mg。6、利用荧光定量PCR对姜花中HcTPS1、HcTPS12和HcTPS14进行时空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HcTPS1在花、根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受到发育的调控,表达量变化与花朵、根茎和叶片精油中1,8-桉油醇的含量变化相一致;HcTPS12只在叶片中表达,其表达受到叶片发育的调控,表达量变化与叶片精油中红没药烯的含量变化相一致;HcTPS14主要在根茎和叶片中表达,其表达受到发育的调控,表达量变化与根茎及叶片精油中α-石竹烯的含量变化相一致。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园林与诗词文学难分难离,言语素材在传统园林中占据重要地位。言语素材是对语言的一种释义,是推动人们之间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传统园林中同样运用着这种具有释义作用的“言语”——包括文字、建筑、色彩、布局、植物、文化、生物、制度、图画、功能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园林景观与游览者之间的思想交流。本文将这些园林中能够影响游者思想感官的各类因素定义为园林的言语素材。中国的游览者常因传统的传承影响,忽略了
在城市发展、扩张的过程中,雾霾、尾气、热岛效应、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伴之而行。城市居民承受着威胁健康的环境现状和快节奏的生活所带来的双重压力,生活品质提升缓慢,人民的生活追求从经济发展转为宜居梦想,适用的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名片,还可缓解人们身心的疲惫和压力体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需要。本论文运用“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即“使
垂直绿化就是区别于土地绿化的一种比较新的绿化形式,它包括了攀援植物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门庭绿化、屋顶绿化等,本文以研究墙面垂直绿化为主。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的规模也随之不断的扩大。然而由于受规划设计经验和知识所限制,城市发展注重经济发展发主,建筑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并未考虑足够的园林绿化的因素进去,使得城市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其中包括能源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遭
粮食干燥是粮食产后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对粮食干燥的机械化应用程度逐年有所提高,像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以及黑龙江的三江平原这类的大型粮食生产基地,主要以连续式干燥机为主,可以一次性对数百吨粮食进行干燥;而在中原和华南地区,由于小农经济的粮食生产特点,粮食种植面积较小且地域较为分散,对粮食干燥机的需求则以小型的循环式干燥机为主,但此类干燥设备目前仍以开环控制为主,导致干燥产品质
红树内生真菌由于生长于特殊的海洋环境,因此代谢途径独特,能够产生结构新颖并有药用活性的代谢产物,在医药和农药方面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本论文首先对源于海洋红树林植物苦槛蓝的一株内生真菌Botryosphaeria ramosa L29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往培养基中添加特定化合物和微生物一起培养是近年来兴起的诱导微生物产生新颖活性代谢产物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未见将红树植物源物质添加入其内生菌培
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强,推广面积大,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其中主要以三系杂交水稻为主,三系杂交水稻的发展离不开不育系,优良的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是三系杂交水稻发展的基础。本试验对新育成的3个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早晚造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稻米品质调查分析,并将其与11个测交材料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33个杂交组合,早晚造均种植所获得的F1代杂交种,对3个不育系各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
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而做青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做青机械的选择,做青强度的把控,以及做青环境中温湿度、空气流通情况等。在过去,茶农们依靠经年累月采茶制茶的观察总结,摸索出了最适合乌龙茶加工的“北风天”气候,形成摇晾交替的做青理念,研制出了最符合当地加工条件和气候的各项做青技术,如广东乌龙茶产区独有的手工碰青技术,以及闽北地区的摇青后堆青方法,在有限条件下仍然制造出了滋味鲜醇、花香浓
土壤线虫是土壤动物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一个类群,并且对农业生产和土壤生态具有重大的影响。海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群,但是对海南土壤线虫的种类多样性尚缺乏全面的调查研究。本研究对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万宁市、东方市、澄迈县、陵水县、昌江县、三沙市的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等多个区域、不同生境的150份土壤样品进行线虫的分离与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鉴定出土壤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我国广受欢迎的蔬菜作物。其经过长期品种选育,遗传背景变得越来越狭窄,缺少茄属野生资源许多抗性基因,而远缘杂交是改良茄子抗性的有效途径。前人研究表明茄子与近缘种杂交存在生殖障碍,种间杂交单果种子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相关,目前在茄属种间杂交中关于这一现象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研究种间杂交组合授粉受精过程的差异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
茶叶是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之一。每年茶产业生产产生许多工业副产品如茶树果皮、粗老茶叶,是茶叶经济价值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变废为宝,开发利用茶副产品是科学家重要课题。茶副产品富含类黄酮和酚类,后者具有天然抗氧化属性,是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由于酚类如儿茶素能够防止人体抵抗由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和去除之间的不稳定性引起的氧化应激并阻碍许多慢性疾病的进展,倍受关注。EGCG是所有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具有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