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逐渐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走集约型、内涵型的发展之路。重点建设发展基础良好的建制镇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战略,尤其要建设好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随着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的人口、产业等要素向镇区迅速集中,镇区集聚效益越发凸显,有效推动了城镇规模急剧扩张、空间结构不断变迁。正确把握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规律,是小城镇适应发展环境、激活小城镇发展动力的关键。因此,分析研究该类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在评述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首先指出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是拥有主导产业体系的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非城关建制镇。城镇空间发展是空间在地域上的整体性、在功能上的综合性和在动力上的内生性的发展。城镇空间发展研究主要是对城镇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扩展过程、空间质量的综合分析。因此,本文以山东省三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为例,剖析该类城镇用地布局及用地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变的规律,分析城镇扩展的规模、强度,归纳城镇空间扩展模式,评价城镇空间质量水平。然后选取三个非专业化小城镇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总结出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的空间演变独特规律。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的空间发展在用地布局、扩展强度、扩展模式、扩展形态以及空间质量各方面均有其特有的规律。在城镇用地布局与结构方面,随着城镇产业的不断集聚,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的用地布局呈现“片区组团式”的功能分区结构,各主要用地布局呈现规律性演变;各功能用地的结构也呈现合理化变动,各用地比重逐渐趋向标准值。而非专业化小城镇的用地布局分散,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简单,各个功能用地之间缺乏关联性;各功能用地结构比重持续处于镇规划标准的合理范围。在城镇空间扩展方面,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的空间扩展与非专业化小城镇相比,其扩展类型呈现由中速扩展转变为高速扩展的阶段性变化;城镇扩展模式呈现“同心圆扩展模式向同心圆及扇形混合扩展模式”、“轴线带状生长模式向轴间内部填充模式”的转变;城镇空间形态也随着城镇发展逐渐紧凑,趋圆性特征逐步显现。在城镇空间质量评价方面,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在用地集约度、结构合理性、设施的完善性以及环境质量等方面都较非专业化小城镇具有优势。论文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研究方面,在已有的定量研究方法基础上,加入了空间质量的考量,构成了较完善的小城镇空间研究体系;一是在综合分析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演变历程的同时,选取非专业化小城镇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讨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空间演变独特规律。然后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城镇实例选取的局限性和分析数据的精确性两个方面。
其他文献
拼大版作业是数字化工作流程的重要生产环节,做好拼大版工作能显著提高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生产效率。拼大版本质上解决的是单页文件在大版版面上的定位问题,页面定位受单页文件尺
201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施行,为了深入学习这一重要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环境经济》杂志第11期特别刊发
为考察脆性空心颗粒材料冲击载荷下的力学特性,以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的粉煤灰漂珠为研究对象,对其静动态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限制颗粒材料压缩应变为50%,分析颗粒破碎率
利用玄武岩纤维和水泥基材料,通过一定配比融合制成了在静态拉伸试验中呈现多缝开裂、应变硬化、极限拉伸应变0.5%以上的玄武岩纤维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engin
LNG储罐是液化天然气储运过程中的重要设施,大型LNG储罐体积大、质量大、结构复杂、安全性要求高并且投资大。但在我国工程实例较少,本文主要对大型LNG储罐内罐选材、设计标
目的:通过大鼠肩周炎模型,探究并验证刃针结合毫针的部分典型治疗机理,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持续牵拉下旋转运动大鼠前肢加冰敷的方法制备大鼠肩周炎模型。运用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机器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一些从事医学、化学等学科的专家抓住消费者对美的追求的本能,生产出比传统手工美容方式更快速、更有效的美容医疗设备,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