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金刚石薄膜的微细加工、表征及其在ICF靶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石薄膜具有高熔点、高热导率、高硬度、绝缘性好、抗腐蚀性强、介电常数小、宽带隙、抗辐射、化学稳定性好等一系列无与伦比的优异性能,是一种应用潜力巨大的新型功能材料。除了在军事、航天、电子信息、医学、工业和核物理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外,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的制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正是由于这些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性能和诱人的应用前景,成为当今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课题之一。本论文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重大基金项目“超硬纳米非晶碳膜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批准号:2005Z0805)”为依托,完成了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微细加工、表征及其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靶制备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1、金刚石薄膜的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及其拉曼光谱(Raman)表征。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很多,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要制备出质量较好的金刚石薄膜,主要以化学气相沉积法为主,如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本文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硅片(P型(100)硅片)上沉积金刚石薄膜。通过拉曼光谱分析测试,在1333cm-1处出现CVD金刚石薄膜的一阶拉曼散射峰,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为金刚石薄膜。同时在1480cm-1和1560cm-1附近也有大的“波包状”拉曼散射峰出现,表明薄膜中除金刚石相外,还有非金刚石相的产物生成,如非晶碳、石墨等,且拉曼散射谱的噪声背景较高(背景噪声为荧光干扰,如果用紫外光作为拉曼谱的激发光源,噪声背景可能会降低,本文测试中所用的激光波长为514nm、532nm)。在CVD金刚石薄膜的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Au、Ag薄膜后,对其进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谱(SERS)测试,但结果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强效果(如相关报道中的几个数量级),增强因子只有2~3。2、金刚石薄膜的反应离子刻蚀法(RIE)微细加工技术研究。金刚石薄膜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但要将其应用在电子器件中,就必须解决金刚石薄膜的图形化问题。由于金刚石薄膜的化学惰性极强,不与一般的腐蚀剂发生反应,难以用常规的半导体工艺实现高精度图形化,所以要使得金刚石膜在微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就必须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及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金刚石薄膜的选择性生长、反应离子刻蚀和激光束刻蚀等图形化技术。考虑到与其他微细加工工艺的兼容性,采用在微电子领域广泛应用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对金刚石薄膜进行图形化技术研究。在自建的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装置上,以频率2.45GHz的微波为等离子体激发电源,以金属铝薄膜(厚度150nm)为掩膜,经紫外光刻(UV Lithography)完成设计图形的转移后,再以氧气、氩气的混合气体为气源进行CVD金刚石薄膜的反应离子刻蚀微细加工技术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反应气体的流量比为O2/Ar=4/1、反应气体的压力为0.25Pa、微波源阳极电流为100mA、衬底偏压—80V的条件对金刚石薄膜进行氧反应离子刻蚀法加工的速率约为4.2μm/h。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结果是在非标实验装置上得到的结果,会因具体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与实验过程中激励电源的阻抗匹配状态、反应腔的几何尺寸、气体流速等实验参数有密切的关系。3、干法刻蚀(Dry Etching)和湿法腐蚀(Wet Etching)相结合制备金刚石“自支撑”和“自悬浮”微结构的研究。金刚石薄膜因集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于一身,使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子材料和结构材料,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结构材料。当金刚石薄膜应用于微电子、微机械器件时,除其图形化工艺技术外,制备可独立运动的微机械元件也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有研究者用选择生长的方法在牺牲层上(如SiO2等)制备所需的独立部件,通过刻蚀牺牲层而获得独立的可运动部件。在本论文中,采用干法刻蚀技术和湿法化学腐蚀相结合的办法制备“自支撑”金刚石微结构部件和“自悬浮”金刚石微结构部件。先采用氧反应离子刻蚀法在硅基底上制备出所设计的金刚石薄膜微结构;再用稀释的氢氟酸(HF)溶液去除掉硅基底表面的二氧化硅(SiO2)薄层;最后在制备金刚石薄膜“自支撑”结构时,采用硅的各向同性湿法腐蚀技术,将处于硅片上的微结构置于腐蚀液中(一般为氢氟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微结构下面的硅被腐蚀掉,微结构从基底上剥离下来,清洗后就得到了“自支撑”的金刚石薄膜微结构;在制备金刚石薄膜“自悬浮”结构(类似于常见的硅的微悬臂梁结构)时,采用硅的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技术,将制备在硅片上的微结构置于腐蚀液中(一般为氢氧化钾溶液),由于硅片的各个晶面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差别很大(容易形成底切),微结构下面的硅只被部分腐蚀掉,还有部分未被腐蚀掉,微结构就被这些未被腐蚀掉的硅材料支撑起来,清洗后可得“自悬浮”的金刚石薄膜微结构。利用这种技术制备出了“自支撑”的微齿轮和“自悬浮”的微梳齿等金刚石薄膜微细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白光干涉仪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技术制备的金刚石微结构边沿清晰,侧壁陡直,无底切现象。硅基底的腐蚀深度可控,腐蚀的速率与腐蚀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对于45%的氢氧化钾溶液,在室温下,对硅(100)面的腐蚀速率约为1.5μm/h。4、(类)金刚石薄膜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RIE)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微靶制备中的应用。金刚石薄膜、类金刚石薄膜、非晶碳氢薄膜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制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论文中,以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研究中所用的埋点靶、多层靶和类金刚石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应用为例,论述了类金刚石薄膜、非晶碳氢薄膜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制备中的应用。如CH/Al/CH结构的铝埋点靶,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LPP-CVD)制备非晶碳氢薄膜,采用氧反应离子刻蚀技术来进行非晶碳氢薄膜的微加工成型。与过去的制备工艺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次可以加工多个,可以小批量制备;采用化学掩膜技术,抛弃物理掩膜方法,埋点材料的尺寸更接近物理实验设计要求,避免物理掩膜法制备过程中埋点材料中间厚、边缘薄的“馒头形”缺点,避免了埋点材料在掩膜下的少量扩散沉积;同心度好,避免了采用物理掩膜模具进行对准时尺寸偏差较大的问题;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和化学腐蚀的方法进行有机薄膜和埋点材料的加工成型,避免了以前采用掩膜模具成型时易发生粘连现象而影响成品率的问题。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研究中,还有一种由几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如CH/Au/Ni多层靶。在制备过程中主要结合镍的电铸、金的湿法腐蚀和非晶碳氢薄膜的沉积和氧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经过三次紫外光刻,一次电铸镍,一次金膜溅射,一次金膜湿法腐蚀和碳氢薄膜的沉积和反应离子刻蚀微加工,初步制备出了多层微细结构CH/Au/Ni。近年来有关“点火靶”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成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类)金刚石薄膜的空心微球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利用铜微球为芯轴,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先在芯轴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再经过打孔、腐蚀芯轴来制备类金刚石空心微球。初步探索了类金刚石空心微球的制备工艺,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 90例随机分为 3组。分别采用针灸、中药、针灸加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三组间总疗效、神经功能缺
观察中风康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对照观察 ,设中风康胶囊治疗组 12 0例和脑复康片对照组 80例 ,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
在我国桥梁工程中,桥墩是桥梁的最薄弱部位,对于桥墩的抗震试验研究是整个桥梁抗震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于单个桥墩构件的抗震试验研究较多,但大都以圆形、矩形实心
本文将语法隐喻理论运用于学术英语的分析。在介绍了语法隐喻理论及英语学术语体的文体学视角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语法隐喻在学术语体中的六大作用,并在语法隐喻理论框架下简
包装印刷品千变万化的的色彩,在分色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三原色油墨用不同百分比网点叠印还原出来,叠印密度是影响印刷质量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对叠印密度的测算方法进行实验
传统的审批模式具有办公地点分散、手续繁杂、效率低下、各部门间存在“信息孤岛”等弊端,电子政务审批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运而生。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审批建设仍处
现代加强医疗病房应用了大量的监护设备对危重病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监测,然而由于监护信号经常受到噪声、伪迹和数据缺失等的干扰,造成监护参数的估值错误,导致监护仪错
<正>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不顾西藏人民的意愿,背叛祖国,破坏统一,公然撕毁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于3月20日凌晨,指挥西藏地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浮法玻璃产品的高档化和用途的多样化,使得企业对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大多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配套检测,无法满足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