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已有的城市贫困研究成果和社会救助理论基础上,借助对北京市朝阳区部分学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贫困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评估了以“两免一补”为主的教育救助政策效果,并据此分析出北京市朝阳区现行教育救助制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责任主体、救助方式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而得出了相应的对策: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救助体系;丰富救助主体,拓宽救助渠道;改善政策目标,促进发展性救助。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关于救助主体的责任划分,笔者并未一味强调政府责任、无视政府财政负担盲目要求扩大救助资金投入,而是更加强调学校管理与社会参与可能带来的积极作用。其次,当前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不再仅仅体现为因贫辍学,对此“两免一补”政策已基本完成目标,但是关注到贫困学生身体、心理和素质培养等方面救助内容的缺失,发展性救助刻不容缓。最后,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实现和拓展首都城市性质功能的重要区域,综合实力雄厚,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上也走在全国前列,它在制度运行过程中所显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或许可以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教育救助制度提供前瞻性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