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的加速变化发展,基于时间的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跨国经营和全球竞争的掀起,企业的成功不再简单地被归功于短暂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活机动的市场战略,而是被看作是沉淀于企业文化、不易模仿的企业能力的表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出现了新趋势: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Resource-based View of CompetitiveAdvantage),他们把研究的视角投向了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通过对许多大公司的研究分析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在90年代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领域异军突起,很快风靡全球。 但是,在竞争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却普遍较低,在生产、技术和服务领域起点低,整体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许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尽管其中有些企业在实践中自然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但多属于无意识的行为,而缺乏有意识的引导和管理努力。在理论上,对核心竞争力缺乏必要认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缺乏核心竞争力运用及培育的机制,使竞争优势无法得以凸现。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逼近,建立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运用和培育机制,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和迫切的。 在本文的论述中,作者首先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阐述了有关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理论及对我国企业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我国企业运用核心竞争力管理方法,首先是识别和运用的问题,其次是培育的问题。据此,作者从操作层面的角度出发,运用价值链理论为工具,在深入案例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详实的资料对企业运作展开实证分析:首先对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情况,资产负债及生产经营状况加以介绍;再通过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分析,对企业资源强 势和弱势加以分析,从中确定企业的能力,并在企业能力的基础上, 对公司的核心竟争力一高品质制造进行了识别。对影响其核心竟争 力发挥作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进而,对公司核 心竟争力的进一步培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在对企业现有核心 竟争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部市场状况,选择企业近期的发展战略 一最优成本供应商战略;在企业通过竟争储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 后,选择适当的时机,立足于企业核心竟争力,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 战略一相关多元化战略。通过企业核心竟争力的识别、运用及培育 机制的建立,及在此基础聊战略选择,不断提升企业的竟争优势, 达到最大赢利的目的。 从目前核心竟争力的研究情况来看,抽象的理论较多,而实践的 运用较少,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在核心竟争力方法的实际 操作层面上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