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社会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关注度却远低于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对现代养老服务观念接纳程度的不同,农村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弱于城市,由此凸显了社会转型及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服务供求矛盾。目前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主要来源于家庭及政府,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经济社会与城乡人口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弱化,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养老服务仅面向“五保”老人与低保老人且保障水平较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与补贴水平也有待扩大与提高。在家庭保障能力不足且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本文立足于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资本支持现状,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政府主导下的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支撑、机构养老为增补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河南省农村养老现状分析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以期得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养老需求实际的路径选择。本文开头探讨了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问题的产生以及社会资本视角选择的原因,确定了研究中所使用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框架,即社会关系网络层面的社会资本与政治社会环境下的信任、规范与网络社会资本,论证了社会资本在提高公民参与、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合作与凝聚等方面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促进作用。接下来回顾了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现有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互助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省内农村养老服务在政策体系、主要模式、养老机构及监管机制方面的现状,总结了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资本支持模式,即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和机构社会资本支持模式,社会资本存量、养老服务需求及资源收益等因素影响着模式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资本存量不足、社会资本的培育不足以及社会资本自身的局限性方面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约束与挑战,并结合宋河社区的社会资本与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予以说明。最后,本文提出了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从培育个人社会资本、整合社区社会资本、动员多种社会资本及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