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的理想社会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受到最广泛研究的著名的作家之一,关于他的传记、作品利预言家的身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利争议。他是一位具有乌托邦色彩的伟大作家。虽然大多数的人把他的小说看成是具有讽刺意义的理想主义,但实际上与其说它是一种另类的理想世界,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改革。 本文包括了劳伦斯的五部主要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虹》、《羽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些小说公然反对的不仅是他那个时代的传统的艺术形式,而且也反对政治、社会和道德价值观。同时小说又把独裁主义、性和神秘主义融合交织在一起。在每一小说中,劳伦斯终生致力于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以图解决西方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劳伦斯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取名为“拉纳尼姆”。通过对其不同创作阶段的小说、信件、和论作的分析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劳伦斯关于“拉纳尼姆”理想社会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导致“劳伦斯理想国”出现的原因。就生活方式而言,他认为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是悲剧和痛苦的生活。因此,他渴望一种远离危机的田园生活。 在他的一生利作品中,他一直致力于解决两性关系。在小说中,通过性自由利性解放的主题来表达理想的观点,并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理想社会。同时,他坚持认为在男女关系中,男性永远占主导地位。 劳伦斯的宗教观点是“拉纳尼姆”理想社会理论的精髓。他认为最伟大的宗教就是信仰血和肉,并且提出了“血液意识”的宗教概念。 劳伦斯梦想着用独裁政治来取代民主政治。他公然抨击民主并提倡人们在贵族统制下过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其他文献
约翰·斯坦贝克是一位倍受争议的美国作家。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论界对他赞扬的声音却依然停留在其30年代的前期作品中,而对其后期作品褒贬不一,甚至称之为创作力衰竭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了方向性对英汉、汉英双向视译流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英汉双向视译实验中流利度的三项指标,即不当停顿、重复和修补,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学生译员的英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