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校园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校园景观中,植物景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植物是绿色空间的主角,也是高校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对重庆高校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校园规划与设计方面,对植物景观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本论文选择重庆具代表性的两所高校的校园植物及其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对各高校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不同高校的植物景观及其树种丰富度,总结重庆高校植物景观特点以及配置模式,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树种组成。重庆高校植物种类共为70科,239种,占重庆市园林植物总数的14.4%,应用种数最多的为蔷薇科、禾本科、木兰科和百合科;植物数量应用最多的为桑科、樟科、百合科。按生活型结构分,乔木类109种,灌木78种、草本及地被类34种,竹类11种,藤本类7种。(2)植物树种搭配比例。乔灌草的种类比例为2-5:1-3:1,数量比例为1:3-6:15-40,乔木和灌木的数量比例为1:5-6,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种类比例为1-1.5:1,数量比例为2-4:1,观花植物与色叶植物的种类比例为3-4:1,数量比例为1.5:1。(3)植物景观效果的对比。各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效果以教学区最好,公共活动区和学生生生活区较差;各高校植物景观进行对比发现,西南大学的校园植物景观较重庆大学的优,西南大学南区和北区差异不大,而重庆大学A、B校区的植物景观较C区好,差异明显;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整体表现较好,植物丰富度高,观赏性强,尤其是学生生活区明显优于老校区。(4)园林植物及其植物景观的特点。植物种类较丰富,观赏性以观花植物为土,观花期主要在春夏秋,少量植物冬天开花;色叶树种较少,常绿与落叶搭配中,常绿植物居多,针叶树种极少;植物景观的配置类型以乔-灌-草型居多,只以草坪种植的形式几乎未见,群落外型以郁闭型多于稀疏型,空间感较强。垂直绿化不够明显,藤本植物应用较少。(5)植物景观存在问题。植物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够,植物种类的应用雷同,文化意蕴不够浓以及养护管理水平较低等。因此,在高校植物景观设计中,应该努力增加植物种类和文化底蕴,营造各自的校园植物景观特色,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创造高质量的高校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