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陕西汉中、河南林州、河北涉县和北京4个种源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的1年生播种苗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苗木出土后定期测量不同种源黄连木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直至苗木停止生长,并于黄连木叶片转色期分别测定不同种源苗木的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色参数的动态变化,最后在生长季末测定根和茎的生物量和营养状况。同时,以半同胞家系长势和叶形相似的北京种源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以水杨酸、蔗糖和磷酸二氢钾为喷施物质,分别研究其浓度对秋季黄连木叶色变化的影响。研究旨在为筛选出适合北京的种源奠定基础,并找出能有效改善黄连木叶片变色效果的化学物质及其最佳浓度,为人工调控黄连木叶色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的长度为4.87-5.63 mm,宽度为4.57-5.04 mm,厚度为3.23-4.03 mm,长宽比为 1.07-1.21,千粒重为 40.05-54.63 g,吸水量为 0.66-1.15 g。产于河南和河北种源的种子较大。(2)不同种源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方程拟合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拟合效果较好。河南和河北种源的黄连木幼苗根茎粗壮,长势较好,陕西种源苗木长势虽高,但其和北京种源苗木相似,根茎均较细,易弯曲,易倒伏。(3)河北种源黄连木秋季的叶色最红,陕西种源黄连木叶片呈现绿色的时间最长,而河南、北京种源处于两者之间。本试验采用色差仪实测叶片的L*、a*、b*参数值,为定量表征叶色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4)水杨酸浓度为0.14 g·L-1时,能加强北京种源黄连木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有利于其叶色变黄;0.07 g·L-1水杨酸处理能大幅提高花色素苷含量,使其叶色表达效果最好;蔗糖15、30 g·L-1处理可以减缓花色素苷降解速度,叶色表现更稳定;3 g·L-1磷酸二氢钾处理则可以延长北京种源黄连木观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