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土地整理工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2556万亩,土地整理成果惠及一亿多农民。对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进行评价,对于规范土地整理活动、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整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各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不尽相同,其利益诉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人地关系协调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Mitchell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各阶段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根据访谈结果,对各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分析,并以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作为价值导向构建了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求指标权重,采用物元可拓模型,以四川省射洪县5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使用Mitchell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将土地整理项目各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决策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项目区农户,建设阶段包括政府、专业机构和项目区农户,运行阶段包括政府、项目区农户和村委会。(2)以各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为价值导向构建了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整的绩效评价包括对项目决策、建设和运行三个阶段的绩效评价。(3)四川省射洪县金家、陈古、大榆、太和、太兴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所隶属等级的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0396、-0.0463、-0.0017、-0.0639、-0.0650,绩效均接近“优秀”水平。(4)针对射洪县5个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优化土地整理项目多元化目标;加强农业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健全土地整理项目农户参与机制;健全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