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夏桂成教授以易经哲学思想结合中医学理论经验,阐释女子月经周期动态变化的机理,提出“心-肾-子宫轴”、“七、五、三数律”及“经间排卵期”等的学术思想。综合其学术理论探讨夏桂成教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着重于七期调周理论中太极阴阳消长转化的用药规律及经后期诱导阴长运动向重阴水平转化的关键。传承并发扬其调周法,明确其辨证思路与遣方用药的原则,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造福广大病患。 方法: 收集夏桂成教授2011~2013年符合纳入标准的PCOS病案,依次输入电脑。采用Association Rules医案挖掘技术,将所有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对病案信息中关于月经分期现象,从多学科、多指标的综合研究着手,建立最佳的病案数据挖掘的模型,从理、法、方、药不同层次,系统性整合,从而揭示月经周期七期及方药相应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透过数据提取结果的分析,最终总结夏桂成教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调周思路与月经周期阴阳消长变化的用药规律。 结果: 共收集符合标准的PCOS病案共计107例,2518诊次,15-19岁共4人,20-24岁共12人,25-29岁共39人,30-34岁共45人,35-39岁共6人,40岁以上1人。临床表现以月经稀发或闭经占36.44%(39/107),月经后期占62.61%(67/107),只有1位月经先期,占0.93%(1/107)。不孕与月经失调为就诊主因。经治疗后妊娠者23例。 2518诊次中,行经期占17.99%,累计453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54%(7/13),阳药使用率占46%(6/13)。经后期所占比例最高,其中经后初期占25.38%,累计639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74%(17/23),阳药使用率占26%(6/23);经后中期占19.66%,累计495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64%(16/25),阳药使用率占36%(9/25);经后中末期占6.67%,累计168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50%(11/22),阳药使用率占50%(11/22)。经间期占2.38%,累计60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50%(11/22),阳药使用率占50%(11/22)。经前前半期占5.48%,累计138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45%(10/22),阳药使用率占55%(12/22)。经前后半期占1.43%,累计36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40%(8/20),阳药使用率占60%(12/20);促排卵方-补天五子种玉丹占7.70%,累计194诊次,其中阴药使用率占50%(8/16),阳药使用率占50%(8/16)。整个月经周期阴药总使用率占50%(20/40),阳药总使用率占50%(20/40)。 结论: PCOS病理阶段多停留在早、中卵泡期,故经后初期、经后中期诊次较多,阴长运动停滞或失常,故不得如时转化,久而生殖功能丧失。PCOS月经七期的调周特点: 行经期重阳转阴,重阳下泄,让位于阴,治以活血调经,重在祛瘀,故活血化瘀调经类药物使用最多,另外阴药(54%)比例略大于阳药(46%)。 经后期阴长阳消,阴愈长阳愈消。初期阴长缓慢,治以滋阴养血,以阴扶阴,但阳中求阴,阴药(74%)明显多于阳药(26%);经后中期阴长呈动态变化,治以滋阴养血,佐以助阳,阴药(64%)仍多于阳药(36%);经后中末期阴长水平加快,阳消更甚,故提高助阳以供阴长达重的需要,治以滋阴助阳,阴阳并调,必须诱导重阴必阳的转化,阳药(50%)比例等于阴药(50%)。经后三期的滋阴比例占绝大数,而阳药比例从经后初期26%、经后中期36%,逐步增加至经后中末期50%,阳药居于輔助地位,因应阴长运动从缓慢而快速的需要。经过经后初期及经后中期的反复诱导,阴分累积至一定程度并可见较多带下时,便可预开第二张促排卵方—补天五子种玉丹,藉此打破阴长运动长期处于低中水平的状态,以等比例的阳药诱导阴长运动向更高水平成长。该方阴药(50%)与阳药(50%)比例相等,故可作为诱导阴长向重阴水平发展的转化剂,亦可作為经后中末期主方使用。 经间期重阴必阳,BBT双相,阳开始主导,以大量的阳扶助重阴,治以补肾活血,重在促新,阴药(50%)维持重阴的条件并需要等量阳药(50%)供转化。 经前前半期阳长阴消,前半期阳长迅速,滋阴助阳,扶助阳长至重,阳药(55%)开始多于阴药(45%)。 经前后半期维持重阳,助阳理气,补理兼施,阳药(60%)需维持重阳水平,故明显多于阴药(40%)。 阳药从经间期50%、经前前半期55%至经前后半期60%,经前期以阳為主,故阳药过半。因应阳长迅速达重的需求,阳长基于阴消的前提下,阴药比例必须维持一定的水平,輔助阳長,以维持阳半月的需求。 行经期与经间期为阴阳转化期,故用药剂数须符合生殖节律,以七、五、三数律为主。PCOS患者的经间期尚未明确建立功能之前,在经后各期反复诱导的过程中,视阴长运动达到一定水平后,始可以补天五子种玉丹作为诱导转化之方剂,且服药剂数亦必须以七、五、三数律为主,旨在诱导生殖轴反馈运动的固有节律。 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中,血清睪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有所下降、LH/FSH比值缩小,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