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过去学界从未明确提出“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但在事实上,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就是审美;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自觉认识和把握新闻传播与审美能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一、从审美高度认识新闻传播。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新闻传播无疑是人类在精神层面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们自觉自由的新闻传播活动显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优秀的新闻传播本身具有真实、客观、惊奇的审美品质。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在新闻传播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审美关切。审美关切是新闻传播的深层意识。这表现在:一方面,对新闻的接受者而言,是报道与当下人生的真诚亲近,是报道对受众的心灵呵护;另一方面,对新闻的传播者而言,对新闻的审美关切必须成为其自身的自觉追求。二、新闻的审美构成及其有效传播。这表现在: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以“人是目的”的人文关怀作为题材展开的阐释立场;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进行新闻采编。三、思想的力量与审美的传播。新闻的“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新闻的“令人感动”,会通过新闻文本所展现出的思想的力量来实现的,是某种能够打动人的思想在人的情感维度上的审美反应。因此,在传递信息中坚定而感性地显现和传播思想,是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重要追求。四、新闻传播之审美与艺术的审美既有某种联系,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闻文本中,想象、隐喻、象征等,都有着新闻传播规律制约的鲜明烙印,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客观报道事实的新闻传播具有了真实、生动、深刻,乃至惊奇的审美意味。五、我国新时期以来新闻传播的三大“热潮”(新闻评论热、深度报道热、现场短新闻热)以及那些优秀的文本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虽然理论上并不十分清晰,但事实上都很大程度地遵循了审美传播的原则和方法。也正因此,它们才“引起了受众的心灵共鸣”,才“令人感动”。为此我们不能认为乃至期望新闻传播活动外在于审美化的日常生活。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人们尤其是新闻业者对新闻传播拥有一种审美的自觉。
其他文献
对女贞子饮料制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女贞子保健饮料最佳配方为β-环糊精0.5g/kg处理5h、女贞子浸提液体积分数20%、柠檬酸0.08%、蔗糖6%。通过处
多项目咨询公司所面临的困难,不仅来自于技术和资金问题,也来自于多项目组织结构的设计和项目间的资源优化问题。已有的理论和实践证明,良好的组织结构和资源优化结果将有助
目的:通过与单纯应用针刺疗法或中药塌渍疗法疗效的比较,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塌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证)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在辽宁省中医院骨
善意取得制度作为物权法中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其设立的宗旨是维护物权交易的动态安全,并调整物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现在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法所确定,但一般
社会上普遍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最大亮点,就是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是激励和鼓舞本民族成员为着自己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是大学生“精神成人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在关注作文思维、方法技能的训练,对于情感教育由于语文教师在认识或操作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落实较差,进而导致了语文的情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移民向来都是相关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群体。目前学者们对于“劳动力移民”群体研究得较为详细及全面,但是对于“知识移民”,尤其是“凤凰男”
<正>严书记的事情还没尘埃落定,王主任的事情又来了。因为"严夫人"在微信群发飙称要动用公权力开除幼儿园老师,"被出名"的四川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被省纪委监委关注到了。目
以采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肥比例,结果表明:喀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