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瑜伽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在中学体育教育实践中推广较少。瑜伽作为健身养心的一种有效路径和方式,在大众健身领域的普及化程度较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喜爱。把瑜伽运动作为一门课程在初中体育教育领域的应用还需要从实验的角度加以检验。研究对象与方法:以瑜伽课程对初中学生健康影响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河北省邢台市陶行知实验学校的46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借助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探索瑜伽课程对于初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方面的影响,旨在优化瑜伽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研究结论:瑜伽课程提高了初中学生BMI指数量化得分,超体重、肥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低体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变化不明显;瑜伽课程能够有效改善初中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柔韧素质,但不能改善初中学生的上肢力量;瑜伽课程对于实现初中学生耐力素质由低层次水平向高层次水平跨度的发生概率可能性较小;瑜伽课程能够有效改善初中学生的自尊、抑郁、身心平静、积极投入、生理疲惫、体育信念和体育行为,而对于初中学生活力激发和体育知识方面的教育效果不明显;瑜伽课程提高了初中学生自尊、锻炼情绪、体育与健康知识、信念、行为能力;瑜伽课程教学能够实现初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中的柔韧素质和心理健康等级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等级的正向跨度迁移,特别是心理健康的正向迁移幅度较大。建议:首先可以将瑜伽以教学内容形式进行运用,或者作为课的辅助方式进行,结合身体素质共同练习,已达到更好的健身健心效果;其次,可以将瑜伽作为选修课或者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推广;第三,瑜伽练习可以作为干预学生负面情绪和状态的手段,缓解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压力或者家庭问题而出现的负面情绪和紧张状态;第四,组织开展教师业务学习,培养一批愿意参与练习并有实力的教师,为瑜伽在校园中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学校应加大对瑜伽练习器材及场馆的投入与扶持,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