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微电网孤岛模式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新能源发电和控制同现有技术与经济结构相结合,成为当今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微电网的基础架构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个问题正在逐步被解决。微电网通过对各种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避免间歇性电源单独供电对电网安全性、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等造成冲击。为保证微电网稳定运行,相应的控制不可或缺,其中主要的控制目标包括系统电压、频率、传输功率等。微电网可在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下运行,并可实现两种模式间的无缝切换。当微电网运行在孤岛模式时,逆变器下垂控制采用同步电机的控制思想,根据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有功、无功与系统频率、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分布式电源间负荷功率的合理分配。本文对微电网孤岛模式的产生及运行特性作了简要阐述,在分析微电网逆变器并联系统结构基础上,推导出下垂控制中频率及电压下垂控制关系,设计了基于多环反馈调节的下垂控制结构,着重研究了其中的外环功率控制及内环电压电流控制。针对微电源多采用电压源逆变器作为电力电子接口的情况,设计了S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器,生成通断信号控制微电源逆变器。最后根据设计的主电路及控制结构,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孤岛模式下微电网下垂控制仿真模型。由于低压微电网孤岛运行受线路阻抗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下垂控制的功率无法按分布式发电单元容量合理分配,同时下垂会引起孤岛微电网系统电压与频率偏移。本文通过小信号建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线路阻抗角?、线路感抗X、频率下垂系数m、电压下垂系数n和滤波器截止频率c?在内的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针对低电压短距离传输线路R/X比值过大,传统下垂控制无法实现功率合理分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虚拟阻抗环,改进了无功功率分配精度。最后,针对传统下垂控制引起的频率偏移和无功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含自恢复频率调节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通过添加重新设计的电压补偿环,将公共连接点处电压控制在额定范围,同时解决了系统无功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对频率偏移问题,通过添加自恢复频率控制环,在负荷频繁切换的情况下,系统频率仍能够自动恢复到额定值,恢复过程平滑稳定,无较大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通过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现状的研究,指出了现有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在软件实现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软件通用性的方法,即用户可以自定义添加和修改整定计算规则,自定义添加和修改整定计算公式,该功能是通过数值/逻辑解释器这一工具辅助完成的。这使得整定规则可以灵活配置,实现了软件更为通用和可维护可扩展性功能。同时该软件将整定计算函数及软件用到的公共函数做成动态链接库,解决了软件版本控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及负荷多样化的发展,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分析和改善电能质量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原子稀疏分解通过构建符合信号特征的过完备原子库,实现信号
目前国内外的电力系统中普遍采用传统机械型的有载调压方式进行调压,但是此种调压方式存在燃弧、调压响应速度慢、机械故障率高等弊端,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利用DSP作为控制器,结合晶闸管开关设计出一种无触点有载调压装置,为了解决调压过程中冲击电流的问题,通过单相实验验证了电流过零触发的控制策略,并推导出无触点有载调压的三相控制策略,且对无触点有载调压的过渡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最后通过仿真和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器件开始大量使用,各种非线性负载的增加,使得电网谐波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各有不足,而由两者构成的混合有源滤波
学位
近年来,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人们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切实改善配电网薄弱环节,并在配电网改造过程中兼顾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本论文研究了配电网开关类设备的优化配置方法。文章提出用以配电网可靠性的开关优化配置方法,在保证用户供电可靠率指标的前提下,使得开关配置的综合费用最低。根据线路开关的安装信息,采用故障扩散的方法分别进行开关优化前后配电网
乾嘉时期是西北地理研究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西北地理学汇集了官方和私家共同的目光,其突出特点是与西北地理有关的著述在官方和私家的共同努力下大量出现,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