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龙蛇及洪水神话的研究。“龙蛇”作为洪水神话中大量存在的意象,在业已硕果累累的洪水神话研究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分析。前人多以图腾释之,然图腾说的缺陷日益显露,且许多地方无法囊括。这就要求我们在重新审视图腾说的同时转变思路,将龙蛇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予以探讨。本文以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为选材来源,配合出土文物,分别就龙与蛇之关系、龙蛇材料的汇集与分析、龙蛇与水的发生关系、“龙蛇图腾说”的再审视等加以分析。行文力求聚焦问题意识。在龙与蛇之关系部分,笔者认同龙作为虚拟神物是由蛇演化而来的承继关系,并以此为圆心,发散出与龙蛇相关的衍生形象,统称为“龙蛇体系”;在龙蛇材料的汇集分析部分,通过纸上与地下二重证据的相互印证,试图对先秦两汉时期的龙蛇进行一个全局性的基本把握;针对龙蛇与与水之关系,从“洪水”和“自然之水”分别讨论,并试图为夸父真身问题、褒姒灭周谜云提供一种可能性解释。在笔者看来,所谓“龙蛇图腾说”确实存在,但并非龙蛇意象产生的根源。龙蛇之所以成为文学中的重要意象,背后实与作为自然崇拜初始原型的“水”密切相关。要之,所谓龙蛇崇拜实乃水崇拜发展到后期的一种具象化的表现形式,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成熟形态。而作为舶来品的“图腾论”百年来形成的主流地位自有其历史必然与合理性,然一味套用西方图腾学来研究我国神话,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之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兼收并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中西学术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