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对城市内涝防治效应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w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活动对城市下垫面改变较大,对城市水循环影响日益加剧,近年来城市内涝积水不断发生。找出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对其类型特点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该类灾害的发生十分必要。本文对城市内涝灾害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水文学原理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及径流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水文学原理对采用雨水设施后城市径流产生的影响分析进行量化,从洪峰削减、体积削减、污染物削减三个方面对雨水设施进行评价,最后实例分析雨水利用设施对于城市内涝减灾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⑴以北京为例,从降雨量、下垫面状况和积水状况3个方面对北京内涝积水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城市内涝灾害的类型、特点、原因。   ⑵分析总结产汇流机制及不同径流计算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对于洪峰流量及降雨过程的模拟结果和过程描述。对城市地表进行概化,并根据不同雨水利用设施进行分类,根据其结构和产流特点及是否接受客水对采用不同设施流域进行概化,提出使用雨水利用设施后的产汇流机制及相应的流量计算方法。   ⑶根据上述研究提出采用不同雨水设施后洪峰滞留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规模雨水设施的洪峰削减效果、体积削减效果(场次降雨、年降雨径流)、污染物控制效果(场次降雨、年降雨径流)进行量化评价。给出了不同重现期下,不同场地开发条件下,单一雨水设施规模不同时,所能达到的洪峰削减率。实际降雨重现期大于1年时,将其削减至1年需要削减洪峰25%,39%,57%,81%下,所需设施规模。   ⑷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区域为例,根据区域不同开发条件及用地性质,提出其适用的雨水利用模式,并以将雨水管道重现期从la提高至2a,3a为目标,给出了不同雨水设施的规模,通过投资比较,采用雨水利同设施提高管线排水能力,可节省投资60%以上。建议在硬化面积较大区域优先采用渗透铺装与下凹绿地组合的方式,在含集中绿地区域应优先考虑下凹绿地进行雨水利用。
其他文献
建筑节能促使绝热材料及保温体系迅速发展,加速了绝热材料的更新换代。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大量采用导热系数低的高效保温材料的同时,忽略了材料透湿率对保温系统的影响。外墙外
在我国山区公路的建设中,路堑边坡的施工往往采用爆破开挖的方法,而开挖过程中的路堑边坡稳定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爆破振动作用很可能诱发边坡体的崩塌、滑坡甚至
学位
等应变条件下的砂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由于其简便实用,仍然是目前指导砂井地基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现有的解析理论都是建立在将实际工程中的正多边形影响区简化为等面积圆形
近断层地震动是最为复杂的地面运动之一,它强烈的依赖于断层的破裂过程、断层面上位错的发展过程、滑动的方向、滑动的速度、以及观测点与断层的相对位置等。因此,准确分析与评
磷酸镁水泥是一种新型的胶凝材料,它具有初凝时间早、早期强度高、粘合强度高及耐久性好等特点,因而可以满足快速修补的要求。基于磷酸镁水泥的这些特点,本文主要对以磷酸镁水泥为胶凝材料的磷酸镁混凝土进行配制和力学性能研究。磷酸镁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非常复杂,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高温(200℃-1000℃)作用下磷酸镁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了磷酸镁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温
通过降低结构的刚度来减小地震时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从而减小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引起的内力反应,用这一思路设计建造的建筑物可以降低结构的强度需求,称作“弱化”结构。这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致使土地及住宅价格的飞涨。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层改造,是“向空中要住房,向旧房要面积”的良策,是解决现阶段住房问题经济有效
分层空调是借助于空调送风口送出的多股平行非等温气流将高大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利用合理的气流组织,仅对建筑下部空间进行空调,而对上部空间不空调,从而达到节
学位
组合钢板剪力墙是在钢扳的两侧布置混凝土板,是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混凝土板限制了钢板的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使组合墙墙具有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同时混凝土板还有防火、隔热
木塑保温墙板的研制充分利用了木粉、塑料等废料,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绿色环保,对满足建筑市场墙体材料的大量需求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对木塑墙板的规格、配方、生产工艺有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