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客运枢纽是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转换的空间,是城市、地区乃至国家之间人员往来的集散场所。现代客运枢纽的功能趋向综合化,大型化与国际化,汇聚着多种交通方式,伴随着商业、办公及服务产业的同步开发,这一方面有利于客运枢纽自身运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给枢纽的交通疏导带来了难题。如何解决好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客流集散换乘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诱导标识的合理设计与配置对于有效疏导枢纽客流、保证旅客顺利集散换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综合客运枢纽的集散换乘功能特点,同时针对人在公共空间的认知模式与理论展开研究,并阐述了公共空间中诱导标识的作用及与空间认知的关系,为客运枢纽诱导标识的适应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在上海南站客运枢纽的集散换乘空间中对旅客的寻路行为进行试验和意向调查,深入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中诱导标识的导向作用与旅客集散换乘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诱导标识的设置方式对行人寻路行为过程的影响。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配置原则、类型与方式等方面对客运枢纽诱导标识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诱导标识设计中的文字、图案、色彩、组合形式、环境尺度、设置位置及安装方式等要素展开讨论,进而提出了针对综合客运枢纽典型集散换乘空间的诱导标识配置模式。同时,考虑到枢纽设施与周边路网的衔接,提出了基于分级诱导原则的枢纽设施道路诱导标识设计方法。最后,本文通过上海虹桥综合客运枢纽的具体案例,对其诱导标识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