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光伏电池板热管理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发电方式加剧了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因此开发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广泛使用的晶硅光伏电池板的光电效率在12-24%之间,其余太阳能被转化为热能,导致电池板的温度快速升高,进而影响电池板的光电效率和使用寿命。为了有效控制光伏电池板的温度,本文提出基于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光伏电池热管理系统,既可以解决光伏电池板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光电效率下降的问题,又可以弥补主动散热技术需要消耗外部能量和传统被动散热技术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制备了高导热率的石蜡/膨胀石墨定型复合相变材料,设计了一种集成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光伏电池板(PV-PCM电池板),并建立了PV-PCM电池板性能测试系统,分别测试了PV-PCM电池板和普通光伏电池板(PV电池板)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C、风速1 m/s及平均辐照度654 w/m~2时,PV-PCM电池板背面1#-8#测温点之间的最大温差比PV电池板背面1#~8#测温点之间的最大温差小4°C,说明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有助于改善光伏电池板温度分布的均匀性;PV-PCM电池板达到的最高温度比PV电池板低4.7°C,PV-PCM电池板的温度维持在50°C以下达3.33 h(200 min),比PV电池板延长了2.43 h(146min);与PV电池板相比,PV-PCM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平均增加2.02%,瞬时输出功率最大可增加11.50%,说明采用基于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光伏电池板的电性能。本文建立了关于PV-PCM电池板的传热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材料成型密度、环境温度、风速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管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发现,实验与模拟的PV-PCM电池板的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且平均相对误差为4.61%,最大相对误差为14.49%,表明了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型可用于模拟PV-PCM电池板的传热过程。本文的实验结果及数值模型对相似PV-PCM电池板的设计及其材料成型密度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不对称催化一直是现代有机化学的研究重点,DNA杂合催化剂由于其高效高选择性的特点从2005年被提出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发展,DNA杂合催化剂由手性支架、催化金属中心以及连接两
近年来,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以其优异的焊接技术优势,在国外的高速列车制造领域开始应用。但是我国对铝合金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这方面的技术积累比较
为了实现更大程度的枪钻国产化,提高国产枪钻在深孔加工中的加工效率,本课题在标准型枪钻的基础上,引入群钻的圆弧刃思想,合理选择刀尖几何参数,进行了新型枪钻的设计。根据
绿色环保材料、节能低碳技术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而变色薄膜材料基于对光谱的调控功能逐步得到了重要应用。其中,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EC)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会议
臭氧因其优良的氧化性能被广泛用于化学氧化、医疗卫生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但臭氧生成的有机臭氧化物却很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分解、爆炸性。所以在采用臭氧进行化学氧化的过程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于传统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比强度和比刚度更高以及可设计性良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复合材料的制造
本文对出露在富锦二龙山地区原定为“石炭—二叠系珍子山组”的地层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孢粉化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富锦二龙山地区“珍子山组”
我国粮食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粉尘爆炸是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以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将玉米淀粉的燃烧爆炸特性和惰性粉尘对其抑制为研究主线。采用20升爆炸球和
和龙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兴蒙造山带接壤部位,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铁矿集中区之一。目前,已发现大开河、官地和鸡南3处中型铁矿床以及泉水洞、甲山村、东南村、八里沟、土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对苯二甲酰氯在醇相中制备了高粘度淀粉对苯二甲酸酯;采用苯甲酰氯在水相中制备了疏水性淀粉苯甲酸酯,对两种淀粉酯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将苯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