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营经济成为深圳经济最有活力的增长点,2006年,民营企业GDP和纳税额约占全市的30%和50%。深圳的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创业期,正在进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但与其做出的巨大贡献极不相称的是,现有的金融体制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非常有限,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只被局限在内源融资或政府的金融支持。而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只适合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初期,当企业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相对高级阶段后,融资的需求矛盾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深入分析阻碍民营企业融资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本文从实证分析着手展开研究,选取了深圳市总商会对全市94家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得出的民营企业融资现状是:尽管深圳市有关部门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也有所改善,但与众多民营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相比,这些改善还远远不够。目前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仍比较单一,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高,直接融资渠道相对封闭,现有金融体制对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十分匮乏。
本文系统分析了造成目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一是转型期的金融抑制因素,政府过于干预和管制的金融政策;二是经济体制因素,民营企业处于企业所有制等级最低层,在有关法律、政策、信用等方面被“歧视”;三是现行金融体制因素,各种融资渠道因门槛高而不畅通;四是政府及社会融资服务不完善;五是风险投资机制缺失;六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因素,其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尚未与现代企业制度完全接轨。
本文着重研究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并结合深圳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法律政策体系、金融体制创新、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发挥政府协调功能、提高民营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