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527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营经济成为深圳经济最有活力的增长点,2006年,民营企业GDP和纳税额约占全市的30%和50%。深圳的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创业期,正在进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但与其做出的巨大贡献极不相称的是,现有的金融体制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非常有限,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只被局限在内源融资或政府的金融支持。而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只适合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初期,当企业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相对高级阶段后,融资的需求矛盾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深入分析阻碍民营企业融资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本文从实证分析着手展开研究,选取了深圳市总商会对全市94家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得出的民营企业融资现状是:尽管深圳市有关部门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也有所改善,但与众多民营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相比,这些改善还远远不够。目前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仍比较单一,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高,直接融资渠道相对封闭,现有金融体制对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十分匮乏。 本文系统分析了造成目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一是转型期的金融抑制因素,政府过于干预和管制的金融政策;二是经济体制因素,民营企业处于企业所有制等级最低层,在有关法律、政策、信用等方面被“歧视”;三是现行金融体制因素,各种融资渠道因门槛高而不畅通;四是政府及社会融资服务不完善;五是风险投资机制缺失;六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因素,其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尚未与现代企业制度完全接轨。 本文着重研究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并结合深圳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法律政策体系、金融体制创新、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发挥政府协调功能、提高民营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就服务贸易壁垒研究即有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设置状况和经济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方法理论是基于GTAP全球贸易分
随着我国将自主创新作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的R&D财政激励政策问题逐步成为国内经济学者的研究热点,论文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想法正是基于此背景下产生。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借助实证分析对企业R&D投资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评估,力图为政策的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文章首先从企业R&D财政激励政策的基础理论展开论述,通过比较财政资助和税收激励这两种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间的区别与
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为研究资本市场的行为特征以及资本市场对公司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切入点。国外的研究表明分析师的预测通常不是对未来盈利的无偏估计,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