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稳定暗物质的宇宙学限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feed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物质的性质是现在宇宙学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如果暗物质是不稳定的可以湮灭或者衰变,那么这个额外的效应就会释放出能量影响周围重子气体的温度和电离度,改变宇宙的复合和再电离的历史,从而改变微波背景辐射的功率谱:使大尺度的TE,EE谱增加,小尺度的TT谱衰减。所以综合现在WMAP三年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数据,及其SDSS和2dF巡天得到的关于大尺度物质功率谱,并考虑其它天文学观测的数据,我们利用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方法,打破了各个宇宙学参数之间的简并性,得到暗物质湮灭或衰变性质的限制,并研究了这些额外的效应与其他宇宙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我们用fisher矩阵对未来Planck卫星的观测可能得到的限制做出了预言。
其他文献
针对钇系高温超导材料传统制备工艺中的一些问题,我们探索了水化学方法制备YBCO超导材料,并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分析了其反应过程。采用标准四引线法、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等手段对制备的YBCO超导体进行了超导临界转变温度、晶体结构、粒径和表面形貌以及微区成分进行了测试。在水化学方法制备出YBCO的基础之上,我们尝试了用这种方法制备钇系单畴超导块材用前
高能反应中,多部分子系统的色结构是部分子演化过程的终点,又是强子化过程的起点。对于强子化过程,只能借助各种强子化模型进行描写,而部分子系统的色结构原则上应由PQCD决定但至
标准模型(SM)很好的描述了强、弱、电相互作用,与目前大多数实验符合得很好,是比较成功的理论.但是SM仍有自由参数较多、平庸性、不自然性等问题,部分实验也与SM的理论预言有明显
本文阐述了混沌同步的意义、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Backstepping方法实现了异结构不确定混沌系统之间的投影同步。根据Lyapunov稳定性原理,确定了同步控制器
万有引力常数G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本物理常数之一,它的精确测量在物理学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从1798年Cavendish的扭秤实验得出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精度约1%的G值测量结果以来,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