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所反映的是某一类事物在本质上具有的特征,是经由大量的反复实践以及观察,通过应用适当的逻辑思维方式,总结并概括某一类具体事物所具备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使学生理解、形成、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物理概念教学仍然是一个新兴的教学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相关研究也多为理论方面研究,缺少更为全面的、系统的、注重应用、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研究[1]。物理概念教学并不是肤浅的要求学生通过背诵和题海战术记住所有物理概念的字面内容或是其表达式,而是通过学习真正领会概念的内涵,并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学会独立应用。教师应该在保证课堂教学过程完整的基础上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本文以物理概念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综合法、调查问卷法、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物理力学概念教学研究现状的研究,对我国目前物理力学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通过对在校初中生以及一线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了目前物理力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影响物理力学概念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介绍了前概念的影响,学生以及教师三方面的影响。然后又提出了提高物理力学概念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分别从初中物理力学概念教学的过程,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引入方法以及初中物理力学概念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教学方法的策略,初步建立了初中物理力学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最后将其应用于实践,介绍了摩擦力、弹力以及浮力三个相应的教学案例,并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对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和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地开展教学,能有效提高物理概念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建构概念,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提髙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