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钻头数据无线电磁短传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随钻测量(MWD)技术已日趋成熟。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随着油田勘测开发的不断推进,对超薄油藏、断块油藏等难动用储量的开发已大规模展开,对井眼轨迹控制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钻头(近钻头)处的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井下马达的影响,近钻头信息与MWD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无法采用有线的方式,因此井下近钻头数据无线短传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前提下,采用电磁波作为无线短传系统的传输方式,并对整个短传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获取电磁信号井下传输规律,并对信号收发电路进行了设计制作和实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构建了井下无线电磁短传信号的传输模型,分别分析了无线短传系统的磁路构成和电路构成,根据井下系统电源电压及信号传输频率确定了磁芯材料、线圈匝数等结构参数,在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实现电源利用率最大化。其次建立了井下电磁短传系统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地层下电磁信号传输频率、泥浆介质电阻率、收发线圈距离对接收线圈感应电压信号的影响,揭示了接收线圈感应电压信号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井下无线电磁短传系统电路结构及电子器件的设计选材提供了数据支持。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井下通信电路,针对电磁波传播特性和井下复杂环境选取合理的短传信号调制方案。采用ARDUINO NANO作为控制芯片,使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芯片AD9833设计了信号发射电路,采用锁相环芯片NE564设计了信号接收电路,并最终对调制解调电路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以硫酸锆、 磁性Fe3O4颗粒、 氨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前驱体,再经500℃焙烧3 h得到固体超强酸SO2-4/ZrO2/Fe3 O4催化剂,采用XRD、VSM、TEM
荧光效应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物理机制,在很多领域比如生物、医学、光电、显示技术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本文结合荧光效应和光纤原理,提出了两种传感器,分别是荧光光纤温度传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应用需求的增长,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集成了越来越多的设备,系统中有更大量更频繁的数据传输,对访存的要求更高。这些设备通过共享总线和存储器的方式进行通信,导致对
近十年来,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不断的降低,适合于Yb离子吸收的InGaAs 941nm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制造技术已经成熟,并商品化。相应地,LD泵浦的高功率Yb∶YAG固
光电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视频图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人们对视频图像传输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视频图像传输技术存在传输带宽小,数据传输速率低,传输过程